[发明专利]基于深度学习加速计算的大视场全息投影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1388.8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2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苏萍;蔡超;汪郡容;马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3H1/22 | 分类号: | G03H1/22;G03H1/08;G03H1/00;H04N13/363;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学习 加速 计算 视场 全息 投影 方法 系统 | ||
1.基于深度学习加速计算的大视场全息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盖师贝格-撒克斯通算法计算无透镜投影系统中生成的全息图,制作U形神经网络训练的数据集;
S2、构建基于U形神经网络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S3、将所述数据集输入所述U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保存训练得到的U形神经网络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加速计算的大视场全息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无透镜投影系统包括激光器、显微物镜(2)、针孔(7)、数字微镜器件(4)、TIR棱镜(8)、衍射光学元件(5)和投影面(6);
所述激光器、显微物镜(2)、针孔(7)依次机械连接,光路保持共轴,所述TIR棱镜(8)用于接收所述针孔(7)发出的发散的球面波并将其发射到到所述数字微镜器件(4)上,所述数字微镜器件(4)与所述针孔(7)处点光源(3)的最小距离是80mm,所述数字微镜器件(4)平面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5)平面距离为400mm,所述投影面(6)用于接收所述衍射光学元件(5)发射过来的球面波并显示图像;
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所述显微物镜(2)和所述针孔(7)后成为发散的球面波;
所述球面波依次经过数字微镜器件(4)的振幅调制、衍射光学元件(5)的相位调制,实时地在投影处产生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加速计算的大视场全息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透镜投影系统包括所述球面波依次经过所述数字微镜器件(4)平面、所述衍射光学元件(5)平面后到达所述投影面(6)的正向衍射过程;
所述正向衍射过程为菲涅尔衍射,衍射场的精确解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x和y分别表示成像平面内两个垂直方向坐标,U(x,y)表示投影面(6)的复振幅分布,U1(x1,y1)表示数字微镜器件(4)平面的复振幅分布,exp是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i为虚数,d是衍射距离,A表示振幅,φDOE表示衍射光学元件5上的相位,Δx是投影面上的采样间距,Δx1是数字微镜器件4平面上的采样间距,Δx2是衍射光学元件5平面上的采样间距,SASM表示角谱法,k为波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深度学习加速计算的大视场全息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透镜投影系统还包括所述球面波依次经过所述投影面(6)、所述衍射光学元件(5)平面到达所述数字微镜器件(4)平面的逆向衍射过程;
所述逆向衍射过程为夫琅禾费衍射,衍射场的精确解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U1(x1,y1)=SASM-1[d2,Δx,Δx2]×Atexp(iφU)×SASM-1[d1,Δx2,Δx1]×exp(-iφDOE)
所述投影面(6)的采样间隔Δx应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Δx=λd/NΔx0
其中λ是波长,d是衍射距离,N是取样数,Δx0是全息图的采样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13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验证数据传输完整性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通讯设备展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