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传热的气体扩散层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69975.3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明平文;刘峰;唐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8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52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传热 气体 扩散 | ||
1.一种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传热的气体扩散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和微孔层,基底层一侧间隔分布极板脊下基底层结构及极板流道下基底层结构,基底层另一侧与微孔层相连;所述极板脊下基底层结构与所述极板流道下基底层结构之间呈平缓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传热的气体扩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金属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传热的气体扩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脊下基底层结构为平面,极板流道下基底层结构为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传热的气体扩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脊下基底层结构的厚度为100~350微米,所述微孔层的厚度为10~15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气体气体扩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半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传热的气体扩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等于极板流道下基底层结构的深度;所述凸起的顶部宽度和底部宽度都小于等于极板流道下基底层结构的宽度。
7.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传热的气体扩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平均孔隙率约为65-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未经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99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