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知识树的任务协同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69827.1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8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伟;白伟华;周丽;蔡文伟;韩国鑫;李楷;王莉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学院;黄少伟 |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V10/762;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独角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80 | 代理人: | 张小黎 |
| 地址: | 526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知识 任务 协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所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树的任务协同方法及系统,通过采用知识树的方式,整合产品研发中核心知识和技术成员的领域知识相互映射的结构树,解析产品研发中的知识结构、参与研发的成员结构和产品研发任务配置结构,构建出基于技术成员知识协同创新的项目创建与管理模型,最后完成针对项目的各类量化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知识树的任务协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开放式创新社区中以项目协同创新为目的的产品研发是多领域知识及技术融合的复杂任务,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术的领域人才协同协调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完成。针对项目协同创新,当前主要采用知识协调机制和基于知识超网络模型,这些机制和模型着重强调用户知识学习对研发任务的作用、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分享和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利用知识超网络形成用户关系网络、进化网络以及知识的载体知识文本网络。
然而当前的项目协同方法还存在一些缺:一、这些方式无法将产品(项目)、用户知识领域、核心技术需求和用户角色四者的关联与产品研发的复杂任务进行映射和合理性判定;
二、这些方式无法针对产品研发在知识需求和人员配置需求上进行量化,无法对研发的可行性进行估计和评价;
三、这些方式目的性不强,无法给每个参与的研发人员分配合理的任务和工作,无法评价各类人员在产品研发中的重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树的任务协同方法及系统,通过采用知识树的方式,整合产品研发中核心知识和技术成员的领域知识相互映射的结构树,解析产品研发中的知识结构、参与研发的成员结构和产品研发任务配置结构,构建出基于技术成员知识协同创新的项目创建与管理模型,最后完成针对项目的各类量化评价。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树的任务协同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信息;
根据所获取的用户信息生成至少一个用户节点,其中,所述用户节点包括节点基本信息,用户领域知识树以及至少一个成果节点,所述成果节点包括成果适用领域以及成果核心技术知识树;
获取项目需求信息,其中,所述项目需求信息包括项目基本信息、人员组成信息以及子项目信息;所述子项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产品核心技术知识树以及子项目权重;
将所述用户节点的用户领域知识树与所述产品核心技术知识树进行匹配,生成第一匹配值;
将所述用户节点的成果核心技术知识树与所述产品核心技术知识树进行匹配,生成第二匹配值;
记各个用户节点的第一匹配值以及所述第二匹配值之和为项目匹配值;根据所述项目匹配值对所述用户节点进行降序排序,并按照排序结果以及各个用户节点的项目匹配值生成备选用户节点集;
删除所述备选用户节点集中所述项目匹配值小于预设项目匹配值的用户节点;
当所述备选用户节点集剩余用户节点数量不小于所述人员组成信息中的需求数量信息时,根据所述需求数量信息按序获取所述备选用户集的用户节点生成候选用户集;
将所述候选用户集发送给项目发起用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用户发言信息及用户成果信息;
则,所述根据所获取的用户信息生成至少一个用户节点,具体包括:
获取任意用户的用户基本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基本信息生成该用户的节点基本信息;
获取任意用户的用户发言信息,并通过关键词提取算法获取用户领域关键词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学院;黄少伟,未经肇庆学院;黄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9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