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Jupiter基因在鳞翅目害虫防控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69814.4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3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琳;何晓林;简宝珠;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12N15/113;C12N9/22;A01N57/16;A01N63/5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南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918 | 代理人: | 朱名海 |
| 地址: | 51063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jupiter 基因 鳞翅目 害虫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Jupiter基因在鳞翅目害虫防控中的应用。当抑制Jupiter基因表达时,雌虫的卵巢发育不正常,卵巢变小,卵巢管缩短,卵子处于发育早期,没有成熟卵粒或较少成熟卵粒,且排列松散。杂合雌虫和雄虫野生型交配后,产下的卵块孵化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雌性的生殖能力显著降低,不能繁殖,从而为鳞翅目害虫的防控提供了新的靶标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Jupiter基因在鳞翅目害虫防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Sl)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种危害300多种农作物的经济害虫,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也严重危害我国东南地区的农作物,造成大量失收减产。除了通过直接杀灭虫体对斜纹夜蛾进行防治外,降低虫体的生殖能力也是防控斜纹夜蛾的一种新的思路。
卵巢是卵子发生和发育的场所,幼虫的卵巢白色透明,进入蛹期后可迅速发育形成卵巢管,经历乳白透明期和卵黄发育期后,到成虫则进入卵壳形成期。在成虫的卵巢管中,从端部到基部依次分布着不同发育程度的卵子,基部是成熟的卵子。
Jupiter是一类微管结合蛋白,用于示踪微管的动态变化。果蝇背板融合时,接触面的边缘细胞中伸出突起,并特异表达了Jupiter。突变Jupiter的上游基因Tkv会导致组织闭合的缺失,Jupiter在边缘细胞中的表达下调,会使微管的排列紊乱。但目前对Jupiter基因的机制研究较少,该基因在斜纹夜蛾中的功能尚不清楚,且目前尚未有关于采用Jupiter基因进行斜纹夜蛾防控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Jupiter基因在鳞翅目害虫防控中的应用,当Jupiter基因被抑制后,虫体卵巢发育不正常,从而降低生殖能力,较少卵块的孵化率,最终达到防控鳞翅目害虫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Jupiter基因作为靶点在鳞翅目害虫防控中的应用,所述Jupiter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Jupiter基因的抑制剂,所述Jupiter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优选地,所述鳞翅目害虫为斜纹夜蛾。
优选地,所述Jupiter基因的抑制剂包括针对Jupiter基因所设计的sgRNA和Cas9蛋白。
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抑制Jupiter的表达,探究Jupiter基因对斜纹夜蛾成虫生殖能力的作用。向2小时内产出的受精卵注射Jupiter的sgRNA和Cas9蛋白的混合物,筛选出缺失5个碱基的有义突变体(杂合和纯合),将雌性杂合体与野生型雄性交配。结果表明:杂合和纯合的雌性个体卵巢不正常,卵巢变小,卵巢管缩短,卵子处于发育早期,没有成熟卵粒或较少成熟卵粒,且排列松散。杂合雌虫和雄虫野生型交配后,产下的卵块孵化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雌性的生殖能力显著降低,不能繁殖。提示Jupiter基因可作为斜纹夜蛾防治的新靶标基因。
具体地,所述sgRNA和Cas9蛋白的使用浓度均为1μg/μL,所述sgRNA与Cas9蛋白的用量比为1:1。
具体地,所述sg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9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