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69459.0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5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亮;马小剑;巩树凯;周庆;周利;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3B13/18 | 分类号: | F03B13/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张丽华 |
| 地址: | 212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岸 波浪 发电 装置 | ||
1.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所述立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浮体(9),所述第一浮体(9)通过第一发电机装置可上下滑动地连接所述立杆,所述第一发电机装置设置在所述立杆顶部,所述第一发电机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浮体(9)上下运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立杆的周向分布有若干倾斜设置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顶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立杆侧面,所述支撑组件具有伸缩功能,所述立杆和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分别通过万向支撑座(8)设置在安装面上,以实现万向转动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上斜杆(3)和下斜杆(4),所述上斜杆(3)设置在所述下斜杆(4)上方,所述上斜杆(3)顶部铰接所述立杆侧面,所述下斜杆(4)底部连接所述万向支撑座(8),所述上斜杆(3)与所述下斜杆(4)之间通过第二发电机装置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发电机装置用于将所述上斜杆(3)和所述下斜杆(4)之间相对运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电机装置为第二直线发电机(6),其定子和动子分别连接所述上斜杆(3)和所述下斜杆(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倾斜设置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设置在所述下斜杆(4)滑动方向上,所述连接杆(5)上端设置有所述下斜杆(4)适配的滑动腔,所述下斜杆(4)底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腔内,所述滑动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3),所述下斜杆(4)底部抵接所述复位弹簧(13),所述连接杆(5)底部连接所述万向支撑座(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腔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下斜杆(4)侧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支撑座(8)包括支撑球(805),所述支撑球(805)可万向转动地设置在一壳体内,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支撑球(805)上方,所述立杆和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壳体顶部,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一开口,所述支撑球(805)底部通过所述开口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的底座(8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半球壳(801),所述半球壳(801)呈半球形状的碗状结构,且开口朝下,其下端面可拆卸地连接有一限位环(802),所述支撑球(805)可万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半球壳(801)内,所述限位环(802)的内径小于所述支撑球(805)的直径,以用于限位所述支撑球(80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球(805)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若干所述螺纹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球(805)的球形面上;
还包括若干限位螺钉(806),若干所述限位螺钉(806)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若干所述限位螺钉(806)的高度一致,且沿着所述支撑球(805)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限位螺钉(806)设置在所述壳体下方,以用于限位所述壳体转动幅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包括固定杆(1),所述固定杆(1)底部连接所述万向支撑座(8),所述固定杆(1)上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可滑动地设置有滑杆(2),且与所述滑杆(2)过盈配合,所述滑杆(2)顶部延伸出所述调节腔,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发电机装置固定端,所述第一浮体(9)连接所述第一发电机装置活动端;
所述第一浮体(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浮体(10),所述第二浮体(10)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上端,所述第二浮体(10)用于将所述第一发电机装置浮起,且使所述第一浮体(9)与水面之间具有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海岸波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体(9)呈圆环结构,所述第二浮体(10)设置在所述第一浮体(9)的内侧,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支撑弹簧(12),其两端分别作用在所述调节腔底部和所述滑杆(2)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94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