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形火焰稳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8857.0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6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宫继双;杨澎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R3/22 | 分类号: | F23R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火焰 稳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火焰稳定器,包括肩头、支板和作动筒;肩头用于固定在待安装位置,肩头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支板;两块支板布置成V形状;作动筒内设有记忆合金弹簧,记忆合金弹簧连接有拉杆,拉杆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两块支板活动连接;在记忆合金弹簧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记忆合金弹簧带动拉杆移进作动筒,以触发传动机构带动两块支板收窄夹角;在记忆合金弹簧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记忆合金弹簧带动拉杆移出作动筒,以触发传动机构带动两块支板扩大夹角;所以此方案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变形控制,切实解决了现有火焰稳定器难以兼顾结构简便和效果优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焰稳定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形火焰稳定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钝体火焰稳定器中,最常见的是V型火焰稳定器。V型火焰稳定器的截面呈V形,张角一般为30°~60°,是最基本的火焰稳定器,一般取30°,因为在30°时燃烧稳定性、燃烧效率和流体阻力三者折衷的性能最好。但是这种稳定器需要有较高的流动堵塞比,这导致较高的冷阻损失。该稳定器稳焰边界窄,燃烧效率不高,低温下稳定性差,火焰比较长,稳定器壁温不均匀,易产生结构变形。这些缺点使得传统的V型火焰稳定器已不能满足现代先进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要求。
双V型火焰稳定器是在V型稳定器顶端开一缝隙,它由两股气流组成,一股是绕过主稳定器的主流,一股是绕过小稳定器,流入主稳定器内部的预燃流。双V型火焰稳定器已为某型涡喷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所采用,试用性能表明这种稳定器具有点火性能好、流动损失小、燃烧效率高等优点。但双V型火焰稳定器在一定的来流参数下,对应有一个能形成最佳流场即大小回流区合为一个回流区的缝隙宽度,可是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是变化的,所以并不能保证稳定器后的流场一直是最佳的。
可变几何火焰稳定器的叶片可绕两个固定轴转动,其叶片尾端之间距离在4~48mm的范围内变化。此外还对可变几何稳定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程序化设计,通过软件将叶片要转动的角度准确传达给步进电机,从而实现活动叶片的精确控制。但是这必然会引起驱动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在工程上使用的局限性较大。
综上可知,现有火焰稳定器存在以下缺点:
1)发动机在不打开加力时,由于火焰稳定器阻塞比较大,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的流阻损失。
2)发动机打开加力时,火焰稳定器不能在保持较高的点火、稳焰和燃烧性能的同时,也拥有较低的流阻损失。
3)现有的火焰稳定器不能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对火焰稳定器的阻塞比做出智能的调节。
4)现有的可变形火焰稳定器驱动和控制机构的结构复杂,在工程上使用的局限性较大。
即为实现较佳的使用效果,则需要火焰稳定器具备形变功能,但现有形变机构极为复杂,为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效果优良的火焰稳定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火焰稳定器,以解决现有火焰稳定器难以兼顾结构简便和效果优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形火焰稳定器,包括肩头、支板和作动筒;所述肩头用于固定在待安装位置,所述肩头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所述支板;两块所述支板布置成V形状;所述作动筒内设有记忆合金弹簧,所述记忆合金弹簧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两块所述支板活动连接;在所述记忆合金弹簧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所述记忆合金弹簧带动所述拉杆移进所述作动筒,以触发所述传动机构带动两块所述支板收窄夹角;在所述记忆合金弹簧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记忆合金弹簧带动所述拉杆移出所述作动筒,以触发所述传动机构带动两块所述支板扩大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块所述支板的侧面均设有销孔;所述拉杆的端部设有定位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摇臂,两所述摇臂的一端均设有销轴,两所述摇臂的所述销轴分别插入两所述支板的所述销孔内,两所述摇臂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定位轴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88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