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8461.6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岑宗晓;王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杰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34 | 分类号: | A61K8/34;A61Q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A61K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美白组合物,制备原料包括紫檀芪、化合物A;所述的化合物A的结构式为:其中R选自直链烷基、含支链烷基、羟基、苯基、环烷基、苯基、卤素原子、H中的一种。经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组合物减少了刺激性活性成分用量,保持优异的美白效果,大大减缓了刺激,对将其应用于护肤品的制备具有较大的价值和意义;经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美白组合物可以用于面霜、乳液、面膜等产品中,不仅可以减少其他植物成分的加入,还可以简化制备方法,扩大组合物的适用范围和市场价值,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61K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肤色“白”度的要求比较高,美白产品一直是消费者追求且喜爱的产品。现阶段市面上的美白产品一般是通过加入一些含有美白效果的成分提升在使用过程中的美白性能。
传统方法中,常用的美白活性成分一般为4-丁基间苯二酚和377,并且,这两种物质的加入会大大提升产品的美白效果。公开号为CN11331803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美白祛斑霜,在公开的专利中通过苯乙基间苯二酚和4-丁基间苯二酚提升美白祛斑霜的美白效果,但是,除了苯乙基间苯二酚和4-丁基间苯二酚的加入,公开的专利中还有光果甘草提取物等美白效果的植物提取物的加入,在提升美白效果的同时也在增加成本的投入,并且,苯乙基间苯二酚和4-丁基间苯二酚加入量过多还会对皮肤产生较大的刺激,影响产品的使用。
面对现阶段美白产品越来越多,优化产品配方,在降低制备原料对使用者刺激的前提下提升美白效果和降低产品成本为大多数人接受,是现阶段需要研究者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美白组合物,制备原料包括紫檀芪、化合物A;
所述的化合物A的结构式为:其中R选自直链烷基、含支链烷基、羟基、苯基、环烷基、苯基、卤素原子、H中的一种。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化合物A中所述的R包括含支链烷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链烷基中支链为芳香基团。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紫檀芪和化合物A的重量比为1:(0.5-10);优选的,所述的紫檀芪和化合物A的重量比为1:6。
在实验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在本体系中,加入紫檀芪和化合物A物质可以大大改善组合物的美白效果,并且可以大大降低其对人体的刺激性,尤其紫檀芪和化合物A的重量比为1:(0.5-10)时,效果更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申请人推测可能是因为:在本体系中,随着紫檀芪加入体系中,其会最先在体系中溶解,由于其含有的甲氧基和双键结构,可以大大改善其用于皮肤表面时与面部的亲合力,进而促进了化合物A中物质顺利被皮肤吸收,诱导黑色素瘤细胞的自噬,促使黑色素瘤细胞死亡,减缓黑色素的生成量,并且通过与酪氨酸酶的结合,抑制多巴醌的形成,进而限制了黑色素的生成和积累。
同时,申请人发现,随着紫檀芪的加入,本体系中需要加入的化合物A的含量大大减少,通过实验验证,降低了对皮肤的刺激,改善了组合物在使用时对皮肤的保护。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化合物A中所述的R包括苯乙基和/或丁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化合物A包括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的重量比为1:(0.5-10)。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重量比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杰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杰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8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