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岔形单主缆人行悬索桥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68441.9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7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沙振方;蒋凯;胡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保税区金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1/02 | 分类号: | E01D11/02;E01D19/14;E01D21/00;E01D101/30;E01D10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6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岔形单主缆人行 悬索桥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三岔形单主缆人行悬索桥,包括三岔形单主缆(2)、吊索体系(5)和带有中央圆环的三岔形桥面加劲梁(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独柱桥塔(1)共计有三个,三个独柱桥塔(1)的位置呈现三角形布置,三岔形单主缆(2)悬挂在三个独柱桥塔(1)之上,八字形的背拉索(3)一端锚固在独柱桥塔(1)之上,背拉索(3)另外一端锚固于隧道式锚碇(4)之中,在三岔形单主缆(2)之上设置吊索体系(5),吊索体系(5)悬吊带有中央圆环的三岔形桥面加劲梁(6);所述的带有中央圆环的三岔形桥面加劲梁(6)是由圆环外三岔形加劲梁(61)、中央圆环形加梁(62)和圆环内三岔形加劲梁(63)组成,所述的吊索体系(5)是由人字形吊索(51)、三脚状吊索(52)和中央竖吊索(53)组成,人字形吊索(51)悬吊圆环外三岔形加劲梁(61)和中央圆环形加梁(62),三脚状吊索(52)上部吊点汇聚在三岔形单主缆(2)的跨中位置,三脚状吊索(52)下部吊点分散在中央圆环形加梁(62)与圆环内三岔形加劲梁(63)的三个交点处,中央竖吊索(53)悬吊于圆环内三岔形加劲梁(63)的中央位置;带有中央圆环的三岔形桥面加劲梁(6)的三个端部设置基础梁(7),基础梁(7)搁置在三岔河流峡谷地形的悬崖边缘;在带有中央圆环的三岔形桥面加劲梁(6)之上设置有桥面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岔形单主缆人行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环内三岔形加劲梁(63)的三根梁中心线与圆环外三岔形加劲梁(61)的三幅桥面中心线均是直线对齐的,相对于中央圆环形加梁(62)的圆心,圆环内三岔形加劲梁(63)的三根梁方向与圆环外三岔形加劲梁(61)的三幅桥面的方向均是相反布置的。
3.一种建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岔形单主缆人行悬索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地质地形、地貌条件,进行三岔河流峡谷景区人行悬索桥的桥址选择,进行三个独柱桥塔(1)和锚碇(4)施工,并进行基础梁(7)的施工;
第二步:进行三岔形单主缆(2)和背拉索(3)的安装施工;
第三步:安装人字形吊索(51)、三脚状吊索(52)和中央竖吊索(53),形成吊索体系(5);
第四步:进行中央圆环形加劲梁(62)和圆环内三岔形加劲梁(63)的施工安装;
第五步:进行圆环外三岔形加劲梁(61)的施工安装,形成带有中央圆环的三岔形桥面加劲梁(6);
第六步:铺装桥面板(8),形成三岔形单主缆人行悬索桥,运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保税区金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保税区金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84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