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化液油水分离与废气净化的一体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8318.7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3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陆国强;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4 | 分类号: | B01D17/04;B01D17/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94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油水 分离 废气 净化 一体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化液油水分离与废气净化的一体化处理方法,将生产线上的乳化液引流至蒸发箱中加热,受热的乳化液中的油分子由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且浮于水的上层表面,通过撇油带将油分子收集到油水分离箱内,蒸发箱内的水通过泵作循环使用,分离箱内的油水进行分离;为消除生产现场的废气,通过废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最后经一体化处理后的油、水和废气实现达标排放。实施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把乳化液中的油水进行分离,废气得以收净,让乳化液转化为具有回用价值的油料,也能使净化系统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为轧钢过程和钢管车丝行业乳化液油水分离和废气治理设备提供升级换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涉及冷热轧轧钢时表面喷射的乳化液、钢管管口车丝喷射的乳化液油水分离的净化系统,特别涉及乳化液油水分离与废气净化的一体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社会正在积极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创新型社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已成为各大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对于冷热轧轧钢生产线与钢管管口车丝生产线,使用乳化液冷却润滑的油气分离与废气净化处理,正在受到行业关注。
轧线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喷射大量的乳化液给予板面润滑与冷却,用以防止轧辊与钢板接触时造成热划伤而引发钢板表面质量问题。钢管管口车丝同样需要喷射大量的乳化液进行润滑和辅助降温,防止车刀过热引发车刀破口,并影响到生产的连续性作业。
传统的乳化液处理是直接让其流入冲匝沟与工业废水汇合,由能源环保部门集中处理;也有采用油水分离装置进行简单处置,造成现场异味难闻,该异味的油烟气影响到工作场所环境质量,若被人体长期吸入肺中可导致化学性肺炎,长期或反复接触可造成皮炎,严重危害到职工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对这部分油、水、气进行综合治理,以追求环境优美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有鉴于此,冷热轧轧钢和钢管行业净化领域科研人员致力于研发一种涉及乳化液油水分离与废气净化的一体化装置,以改进冷热轧轧钢和钢管行业乳化液油水分离与废气治理设备,进行升级换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乳化液油水分离与废气净化的一体化处理方法,将生产线上的乳化液引流至蒸发箱中加热,受热的乳化液中油分子浮于水的上层表面,被收集到油水分离箱内,蒸发箱内的水通过泵作循环使用,分离箱内的油水进行分离;为消除生产现场的废气,通过废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最后使处理后的油、水和废气实现达标排放,由此解决了轧钢过程和钢管车丝行业乳化液油水分离和废气治理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乳化液油水分离与废气净化的一体化处理方法,将生产线上的乳化液引流至加热蒸发箱中加热,加热蒸发箱内设置热交换器,引流用的受液装置设置在加热蒸发箱的前端,受液装置将引入的含乳化液和水的流体流至加热蒸发箱内,加热时受热的乳化液中的油分子由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且浮于水的上层表面,然后通过撇油带将油分子从加热蒸发箱的前端拖曳至尾端,使浮于表面的油分子被收集在油水分离箱待处理,加热蒸发箱内的水经过设置在箱体下方的管道与阀门,通过泵返送至喷射系统供作循环使用;
油水分离箱受撇油带刮入的油水进行分离,油水分离箱内装有油毡和数个液位传感器,当油水中的油分子堆积在油毡上方达到设定量的时候,此时油水分离箱内的沉淀水在油毡的下面由传感器触发水泵抽引,抽引沉淀水经过底部过滤管滤清后抽至加热蒸发箱内作循环使用,油水分离箱内的油由分离箱内的浮力吸油装置通过连接管道负压吸入储油罐内作回收利用;
为了消除生产现场蒸发与逃逸的废气,在加热蒸发箱、油水分离箱和储油罐位置设置废气净化装置,以使废气进行充分的净化处理,最后经一体化处理后的油、水和废气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所述热交换器使用蒸汽能源加热。
所述热交换器使用石墨能源加热。
所述热交换器使用电能源加热。
所述引流用的受液装置呈长方形漏斗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83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