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芯片中实现物料混匀的微流控装置及混匀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67602.2 | 申请日: | 2021-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9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宝宝;邹瑜亮;李保;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F33/81;B01F33/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玄法律师事务所 16002 | 代理人: | 潘满根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芯片 实现 物料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中实现物料混匀的微流控装置及混匀控制方法,包括微流控芯片本体以及分别用于容纳不同物料的第一容纳瓶体及第二容纳瓶体,微流控芯片本体内构造有微流控管道,第一容纳瓶体及第二第一容纳瓶体分别对应设置有具有针口的针体,两个容纳瓶体通过分别具有的针体与微流控管道能够形成连通,第一容纳瓶体、第二容纳瓶体能够在轴向力的作用下沿瓶套的轴向直线运动以使针体由第一密封状态转换为流通状态,第二密封组件能够在轴向力的作用下靠近第一密封组件以使物料释放。本发明,两个容纳瓶体内的物料能够在彼此之间流动实现物料的均匀混合,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实验用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中实现物料混匀的微流控装置及混匀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诊断是通过检测人体内的生物分子,包括核酸、蛋白以及糖类等其他物质的含量、类型、编码信息,并结合生物分子学的相关内容的一种综合、全方位的临床诊断技术,其目前主要应用在遗传病的诊断、传染病的控制以及肿瘤治疗领域。然而,从患者采集到的样本一般较为复杂,包含多种对检测有抑制的物质或者干扰的物质,因此需要较多的前处理流程,以实现被检测物质的纯化,进而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检测。传统的分子诊断流程一般是将临床样本转移到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实验室,依托实验室的相关设备以及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样本的前处理,并统一上机进行生化检测或者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会耽误很长的时间,对于一些突发性的疾病、大规模传染性的疾病以及复杂的疾病很难做到即时即地的检测。此外,由于这样的检测实验室需要昂贵的检测仪器与专业的实验员,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很难推广开来。
微流控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分子诊断中的一些问题,微流控芯片将生化检测中的各个模块微型化,并通过微管道将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芯片在配套的仪器控制下实现流体的精确分配、反应物的加热、试剂混匀以及荧光检测等操作,从而在短时间内以低廉的价格完成了传统实验室中需要复杂耗时耗力的检测,实现了真正的“样本进-结果出”。但在芯片上要想实现高效率的扩增,其中的一个重要难点就是试剂的混匀,一般来说整个芯片是全封闭的,而且芯片的管道较窄,需要混匀的试剂也较少,很难保证试剂的均匀性,从而也无法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只有通过控制流体的运动,保证各个步骤之间物料的充分、高效的混合,才能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诸如成本高、灵敏度差、结构复杂、操作和相关检测设备过于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中实现物料混匀的微流控装置及混匀控制方法,容纳瓶体与微流控芯片集成于一体,两个容纳瓶体内的物料能够在彼此之间流动实现物料的均匀混合,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中实现物料混匀的微流控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本体以及分别用于容纳不同物料的第一容纳瓶体及第二容纳瓶体,所述微流控芯片本体内构造有微流控管道,所述第一容纳瓶体及第二容纳瓶体分别处于设于所述微流控芯片本体上的瓶套内,且所述第一容纳瓶体及第二第一容纳瓶体分别对应设置有具有针口的针体,两个容纳瓶体通过分别具有的所述针体与所述微流控管道能够形成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瓶体的轴向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密封组件及第二密封组件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瓶体的内部密封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瓶体为底部密封瓶体且口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密封组件,所述针体具有所述针口处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内的第一密封状态、所述针口处于所述内部密封容纳空间内的流通状态,所述第一容纳瓶体、第二容纳瓶体能够在轴向力的作用下沿所述瓶套的轴向直线运动以使所述针体由第一密封状态转换为流通状态,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能够在所述轴向力的作用下靠近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以使所述物料释放。
优选地,所述针体还具有所述针口处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内的第二密封状态,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还能够在所述轴向力的作用下使所述针体由流通状态切换为第二密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7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