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纳米纤维素预浸技术的大掺量秸秆混凝土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7190.2 | 申请日: | 2021-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吕春;刘杰;张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4/38;C04B18/24;C04B14/06;C04B18/08;C04B2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纳米 纤维素 技术 大掺量 秸秆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利用纳米纤维素预浸技术的大掺量秸秆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纳米硅粉、玉米秸秆、中砂、纳米纤维素、减水剂,水,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玉米秸秆加工粉碎成秸秆颗粒,粒径为0.3~5mm;
B.秸秆混凝土的配合比质量掺量为:水泥1份,中砂1.615份,粉煤灰0.492份,纳米硅粉0.258份,纤维素0.009份,秸秆0.138份,减水剂0.018份,水0.5份;
C.按搅拌机每罐搅拌混凝土的投料量,称量各组分的原材料质量;
D.纳米纤维素及总量三分之一的自来水投入强制式搅拌机内,搅拌15秒,加入玉米秸秆颗粒预浸,持续搅拌30秒后,完成预浸的玉米秸秆颗粒排出搅拌罐静置60秒;
E.水泥、粉煤灰、纳米硅粉、中砂分别投入强制式搅拌机内,搅拌15秒;
F.均匀地倒入剩余的三分之二自来水,减水剂继续进行搅拌15秒;
G.加入预浸完成的玉米秸秆颗粒继续进行搅拌60秒;
H.将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投入砌块模具中进行机械振捣挤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纳米纤维素预浸技术的大掺量秸秆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颗粒粒径为0.3~0.6mm占比为30%,0.6~2.36mm占比为30%,2.36~5mm占比为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纳米纤维素预浸技术的大掺量秸秆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纤维素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纳米纤维素预浸技术的大掺量秸秆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硅粉为利用高能球磨机将二氧化硅的聚集体粉碎所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纳米纤维素预浸技术的大掺量秸秆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纤维素尺度为10~100nm,纳米硅粉尺度为1~5μm,纳米纤维素与纳米硅粉尺度相匹配,同时与水泥及粉煤灰水化凝胶尺度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71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