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格金属复合结构及其增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7020.4 | 申请日: | 2021-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9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鸿;陈伟;彭勇;周琦;章晓勇;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烁石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00 | 分类号: | B22F10/00;B22F12/55;B22F5/10;B33Y10/00;B33Y3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科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格 金属 复合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网格金属复合结构的增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复合结构分为网格线状边界和分布在网格线之间的网格矩形主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奥氏体不锈钢粉末装入送粉装置一,将马氏体时效钢粉末装入送粉装置二;
步骤二:打开送粉装置一,关闭送粉装置二,增材网格线状边界,先进行网格X轴方向道的增材,再进行网格Y轴方向道的增材;
步骤三:关闭送粉装置一,打开送粉装置二,在网格矩形主体位置增材马氏体时效钢,高度低于网格线状边界3~4mm停止;
步骤四:依次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至预设高度结束,且最后一次重复步骤三时,网格矩形主体的高度增至与网格线状边界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增材网格线状边界时,每一层的每一道的熔宽为W1,每一道的搭接量为(1/3~1/2)W1,且组成每一个网格线状边界的增材道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增材奥氏体不锈钢网格线状边界时,当X方向正交通过Y方向或者Y方向正交通过X方向时,控制送粉速度为0,通过后恢复原送粉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增材马氏体时效钢网格矩形主体时,始终沿X轴或者Y轴方向增材,当增材的马氏体时效钢接触到奥氏体不锈钢网格线状边界时,控制送粉速度为0,通过后恢复原送粉速度;如此循环进行,直至增材到最后一个网格底部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材马氏体时效钢网格矩形主体时,每一层的每一道的熔宽为W2,每一道的搭接量为(1/3~1/2)W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格线状边界为宽度为6~8mm,网格矩形主体为6n mm×6m mm~8n mm×8m mm的马氏体时效钢,即网格矩形主体的长度和宽度是分别网格线状边界宽度的n、m倍。
7.一种网格金属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烁石焊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烁石焊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70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