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66744.7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4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罗勇;袁国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J14/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闵晶晶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数据 传输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第一波分设备接收业务数据。第一波分设备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第一波分设备根据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相对应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第一波分设备利用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承载业务数据,并通过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将业务数据传输至第二波分设备。该方法在利用同一个承载网络来承载业务数据的情况下,能保证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实现了一张承载网传输所有类型业务数据的目的,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属于宽带局域网。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作为骨干网,将位于一个城市不同地点的主机、数据库以及局域网等互相连接起来,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城域网是以IP技术和ATM电信技术为基础,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集数据、语音、视频服务于一体的高带宽、多功能、多业务接入的多媒体通信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运营商提供的城域网业务已经传统的语音、上网业务扩展到了面向个人或家庭用户的超高清视频、Cloud VR、云游戏等高品质业务,同时扩展到了面向政企市场的高品质专线业务。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城域网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家庭宽带业务要求网络成本要尽可能低,品质专线业务需要可承诺的网络带宽,要求网络时延尽可能的低且网络可靠性要高,而移动承载业务则需要保证IP化的基站和移动边缘计算MEC灵活接入等。而不同的业务要求必然需要不同的网络架构来承载业务数据。
现有的,运营商均是基于一大类业务来建设一张承载网络来实现不同业务对网络的不同要求,即家庭宽带业务对应一张承载网络,品质专线业务对应另一张承载网络,移动承载业务对应第三张承载网络等。而随着业务类型的不断增多,运营商如果还按照每一大类业务建设一张网的思路来支撑新业务发展的话,将面临巨大的网络建设成本压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利用同一个承载网络来承载业务数据的情况下,能保证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实现了一张承载网传输所有类型业务数据的目的,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波分设备是利用波分复用技术进行光信号传输的设备。波分复用技术则是指将两种或者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在发送端经复用器回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当波分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传输时,需要先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然后选择和该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相对应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然后波分设备就利用选择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来承载该业务数据,并通过该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该业务进行传输。
在上述方法中,当业务数据进行传输时,在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层就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进行了划分,先对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识别,然后基于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选择光服务单元隧道。然后通过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业务数据进行传输。这样,只需在一个承载网中建立多个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即可提供不同的传输质量。利用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来传递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可以保证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这样就实现了就可以利用同一张承载网来传输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的目的,大大降低建网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6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