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5902.7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9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雷;罗力晨;王明文;杨帅;吴杰;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2;C04B35/638;C04B35/6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铌酸钠钾基无铅 压电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的化学式为(1‑x)(K0.5Na0.5)NbO3‑xBi(Li0.5Sb0.5)O3,其中0.01≤x≤0.20。按照化学计量比(1‑x)(K0.5Na0.5)NbO3‑xBi(Li0.5Sb0.5)O3称量干燥的原料混合后球磨并烘干,得到混合物料;高温预烧步骤1的所得混合物料,得到预烧粉料后二次球磨并烘干,得到二次球磨粉料;向二次球磨粉料中添加粘合剂造粒,再进行过筛后压制成型,得到陶瓷素胚;排胶去除有机粘合剂后高温烧结,得到烧结陶瓷;将烧结陶瓷两侧表面被银并高压极化,制得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通过组分设计和工艺优化有效改善了铌酸钠钾基陶瓷的烧结特性,抑制了钠、钾元素的挥发,降低气孔率,提高陶瓷致密度,进而提高了介电常数,降低了损耗,改善KNN基陶瓷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电陶瓷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手机、个人电脑等电子的产品性能、外观和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高性能电容器是实现市场需求的重要电子原器件。为此,亟待开发具有高介电常数、低损耗和宽温区间的新型陶瓷电容器。
目前,锆钛酸铅(简称PZT)为代表的铅基电子陶瓷材料占据了应用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广泛用于电容器、传感器、制动器、变压器和超声换能器等压电器件。然而,铅基陶瓷超过50%的铅含量造成了其在制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及自然环境的极大危害和污染。同时,我国有限的铅资源储量也成为限制铅基材料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从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出发,压电陶瓷无铅化是解决该问题的极重要途径。无铅压电陶瓷研究已成为21世纪材料领域的热点之一。
铌酸钾钠(K0.5Na0.5)NbO3,KNN)具有与PZT同样的ABO3型钙钛矿结构,其陶瓷表现出高介电常数、高压电常数、高机电耦合系数、低介电损耗、高居里温度(Tc)及环境友好等优良性能,是目前有望替代含铅陶瓷的综合性能最好的无铅压电体系之一。虽然KNN陶瓷性能表现优异,但KNN陶瓷制备困难,常规烧结方法制备的陶瓷样品组织结构中孔隙率很高,致密度低;加之K、Na在高温下严重挥发,导致烧结陶瓷组分严重偏离设计化学计量比,难以获得高压电、机电性能。KNN陶瓷的这些问题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压电器件开发中的应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陶瓷组分设计和工艺改良,改善KNN陶瓷烧结特性,提高陶瓷的致密度和介电性能,进而改善KNN陶瓷的综合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化学式为(1-x)(K0.5Na0.5)NbO3-xBi(Li0.5Sb0.5)O3,x表示摩尔分数,0.01≤x≤0.20;压电常数d33为280~312pC/N,机电耦合系数kp为0.493~0.556。
本发明所述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化学计量比(1-x)(K0.5Na0.5)NbO3-xBi(Li0.5Sb0.5)O3称量干燥的碳酸钠、碳酸钾、五氧化二铌、氧化铋、碳酸锂以及三氧化二锑混合后球磨并烘干,得到混合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5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