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床用手臂固定装置及CT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5868.3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邓春娟;梁冰;曾健滢;牛立志;左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复大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用手 固定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T床用手臂固定装置及CT设备,CT床用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支撑组件及手臂托,所述固定件包括用于置放于CT床的中部位置的压板及用于搭在CT床的侧部位置的安装板,所述压板呈与CT床的中部位置匹配的弧形,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压板的侧边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另一端与所述手臂托连接,所述手臂托悬空设于所述压板的上方。患者躺在CT床的中间位置将压板压在身下,手臂放在压板上方悬空的手臂托上,使手臂固定在患者胸前区,不影响CT扫描,手臂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利用患者的重力使CT床用手臂固定装置固定在CT床上,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辅助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T床用手臂固定装置及CT设备。
背景技术
在CT室进行实体肿瘤微创消融治疗手术过程中,在经患者右侧季肋区行穿刺操作时,需使患者暴露右侧季肋区,因CT扫描的限制,无法使患者右上肢外展。常规方式为将患者右侧上肢上举过头顶,利用皮钳固定于CT床上的铺巾上,或者将右上肢放于左侧胸前,再用皮钳夹住袖口固定上肢。在此体位下行手术操作时,一方面,患者易产生肢体移动,而影响手术操作;特别是在遇到有肩关节炎、肩外伤史等肩部外展、拉伸活动受限,或局部麻醉患者、消融时间长无法耐受该体位,不能够充分暴露穿刺部位时,则会对消融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部分手术操作耗时较长,且需配合全身麻醉。如:肿瘤微波消融、肿瘤冷冻消融手术、肿瘤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手术等,当患者右上肢过伸位时间过长时(>1h),易造成右上肢臂丛神经拉伤,而造成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传统的肢体支撑设备一般采用紧固螺钉或限位结构锁紧或卡在在手术床上,虽可适用多数手术床,以解决患者术中手臂摆放的问题,但安装及拆卸过程较繁琐,而且由于CT室设备的局限性,空间受限,肢体支撑设备无法安装在CT床上使用,因而难以适用在CT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CT室治疗时患者体位摆放问题,提供一种CT床用手臂固定装置及CT设备,不仅安装及拆卸方便,而且能有效解决CT室治疗时患者体位摆放问题,避免影响手术操作及损伤患者。
一种CT床用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支撑组件及手臂托,所述固定件包括用于置放于CT床的中部位置的压板及用于搭在CT床的侧部位置的安装板,所述压板呈与CT床的中部位置匹配的弧形,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压板的侧边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手臂托连接,所述手臂托悬空设于所述压板的上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杆及万向机构,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万向机构与所述手臂托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万向机构包括固定部、锁紧部、球头节及限位器,所述固定部的顶端与所述手臂托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底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部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锁紧孔,所述限位器开设有贯穿的球头孔,所述球头节的杆端穿过所述球头孔伸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球头节的球头端限位于所述球头孔内,所述锁紧部穿入所述锁紧孔内将所述球头节的杆端锁紧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一杆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部的端面设有弧形的凹槽,所述限位器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限位部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锁紧在所述限位器上,所述球头端与所述凹槽具有贴紧状态与松开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万向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垫圈,所述第一限位垫圈套设在所述限位部上,所述限位器与所述限位部螺纹配合过程中能压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一限位垫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杆及锁紧杆,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设有接头部,所述第一杆远离万向机构的一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锁紧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接头部伸入所述配合部内且与所述配合部螺纹连接,所述接头部与所述配合部具有贴紧状态与松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复大医疗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复大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5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瓣膜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