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瓣膜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5796.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0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蔡涛;张旭;吕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迪泰科(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瓣膜 输送 装置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瓣膜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系统,包括:导管部,导管部设有用于输送至人体内的第一端和用于提供操作的第二端且包括内管和套设于内管外的中间管;外壳部,外壳部设有第一外壳、外管和第二外壳,外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外壳固定连通,外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外壳固定连通;锚定件,锚定件固定于中间管的第一端处并固定搭载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设置于导管部的第二端且用于控制中间管与外管相对滑动的第一控制结构;外壳部套设于导管部。本发明用于输送人工心脏瓣膜至原生瓣膜的位置并代替病变瓣膜,且可进行环向控制,进而提高了输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瓣膜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中以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最为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瓣膜输送装置来进行人工心脏瓣膜手术,通过向患者体内植入人工心脏瓣膜来达到治疗的作用。在使用现有的瓣膜输送装置来进行手术时,存在对瓣膜输送装置的环向不可控性,从而使得人工心脏瓣膜的设置位置不匹配靶向位置,进而导致现有的瓣膜输送装置输送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膜输送装置及其输送系统,以解决瓣膜输送装置在输送人工心脏瓣膜时输送效果较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瓣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部,所述导管部设有用于输送至人体内的第一端和用于提供操作的第二端,所述导管部包括内管和套设于所述内管外的中间管;外壳部,所述外壳部设有第一外壳、外管和第二外壳,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通,所述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外壳固定连通;锚定件,所述锚定件固定于所述中间管的第一端处,搭载所述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固定于所述锚定件;设置于所述导管部的第二端且用于控制所述中间管与所述外管相对滑动的第一控制结构;所述导管部的第一端从所述外壳部的第二端进入且穿过所述外壳部,所述导管部的第一端从所述外壳部的第一端穿出,所述中间管相对于所述外管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瓣膜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瓣膜输送装置和人工心脏瓣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瓣膜输送装置包括:导管部,所述导管部设有用于输送至人体内的第一端和用于提供操作的第二端,所述导管部包括内管和套设于所述内管外的中间管;外壳部,所述外壳部设有第一外壳、外管和第二外壳,所述外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通,所述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外壳固定连通;锚定件,所述锚定件固定于所述中间管的第一端处,搭载所述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固定于所述锚定件;设置于所述导管部的第二端且用于控制所述中间管与所述外管相对滑动的第一控制结构;所述导管部的第一端从所述外壳部的第二端进入且穿过所述外壳部,所述导管部的第一端从所述外壳部的第一端穿出,所述中间管相对于所述外管滑动。
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所述瓣膜输送装置,所述锚定件在所述外壳部中所述第一外壳的内腔内,且靠近于所述第一控制结构的一端并卡住,与所述锚定件固定连接的搭载所述人工心脏瓣膜的支架收纳于所述外壳部中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瓣膜输送装置到达需要进行瓣膜更换的部位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对所述外壳部中的所述外管管进行移动,其中,移动的方向为远离所述外壳部中第二外壳的方向,所述外壳部中外管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外壳的移动,所述锚定件以及与之固定的搭载人工瓣膜的支架露出上述第一外壳,支架在人体内的恢复正常尺寸,使用者继续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对支架进行控制,完成瓣膜的环向旋转和定位调整,确定位置之后对瓣膜进行植入,通过该方式,提高了瓣膜输送装置输送效果。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迪泰科(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康迪泰科(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5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