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膨式血管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4895.9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5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吕怡然;高洪亮;梁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柯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A61F2/962;A61F2/966;A61F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 11780 | 代理人: | 唐华东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支架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自膨式血管支架。该自膨式血管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其通过编织丝编织成管网状结构;所述编织丝包括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部分;显影件,套设于相邻的所述编织丝的所述第一端,和/或,套设于相邻的所述编织丝的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一直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径。本公开的血管支架将编织丝的端部的直径缩小,然后将显影件套设于相邻的编织丝的端部,在不改变或降低支架两端收缩后的尺寸和有效长度的情况下,增加血管支架的显影性,便于医生临床判断血管支架的释放位置,保障血管支架的端头足够的支撑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膨式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或简称为“支架”)的显影性对于血管介入手术操作很重要,通常在X射线设备的指导下,可以看到微创器械在血管内的方向和路径、到达病变部位的器械以及疏通病变部位的操作。
为增加血管支架的显影性,通常会在血管支架上增加显影标记。对于编织式血管支架,增加显影标记的做法通常是增加显影环或显影线圈。然而,增加显影环或显影线圈会导致血管支架收缩后的直径变大,尤其是血管支架的两端。当血管支架收缩后直径变大时,相应的,配合输送的微导管直径也会变大,这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及到位性能。在现有产品中,血管支架通过改变结构使支架压缩后端头的显影环不在同一平面内,这样使支架处于收缩状态下,显影标记错位;但这样设计会导致血管支架端头的支撑力不足,使血管支架的有效长度变短。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编织支架的端部增设显影标记难以平衡支架收缩体积、有效长度与支架两端的支撑力。
本发明人将编织丝的端部的直径缩小,再将显影件套设于相邻的编织丝的端部,能够保障血管支架端头的支撑力,在增加血管支架显影性的同时还保障了支架有效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血管支架收缩后的直径不变。
具体来说,本公开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膨式血管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其通过编织丝编织成管网状结构;所述编织丝包括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部分;显影件,套设于交汇的所述编织丝的所述第一端,和/或,套设于交汇的所述编织丝的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一直径,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径。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血管支架,其中,所述第二直径为d,所述第一直径为D1,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血管支架,其中,所述显影件选自弹簧显影线圈、显影环和显影热缩管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血管支架,其中,所述显影件的内径为ID0,2*D1≤ID0≤3*D1;可选地,所述显影件的外径为OD0,OD0≤2d;可选地,当所述显影件为所述弹簧显影线圈时,绕设成所述弹簧显影线圈的显影丝的直径为D2,
可选地,所述显影件的内径从编织丝的端部朝着编织丝的中间部位逐渐增大;可选地,所述显影件的外径从编织丝的端部朝着编织丝的中间部位逐渐增大。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血管支架,其中,至少两根编织丝构成编织组;所述支架主体由编织组编织成管网状结构。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血管支架,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显影件的连接方式包括胶粘和/或焊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显影件连接处形成有接头;可选地,所述接头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半椭圆形或类半圆形中的任一种。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血管支架,其中,所述编织丝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过渡倒角;可选地,所述过渡倒角的角度α取值范围为20°-90°;可选地,过渡倒角的角度α取值范围为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柯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艾柯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量平衡偏差检测感应片、检测系统、检测方法
- 下一篇:短头端支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