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63475.9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6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文;周茜;黄亚祥;高琦;郑江峰;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 地址: | 51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极 前驱 材料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涉及前驱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与底液混合,反应,得到固含量≥50g/L的晶种;将所述晶种与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混合,反应,使所述晶种继续生长,待所述晶种生长至所需粒径范围后陈化,然后固液分离,得到所述正极前驱体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晶种中的固含量在特定范围,不仅显著提高了正极前驱体材料的一致性,使所述正极前驱体材料的球形度更好,而且还显著提高了单釜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驱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是目前常用的正极材料,其具有安全性能好、比容量高、价格低等优势,目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然而电池的续航里程、安全、倍率性能与循环寿命还有待提高。
在现有技术中,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工艺主要是化学共沉淀方法,即以搅拌反应釜为反应容器,通过调整pH、温度、氨根浓度以及搅拌转速等制备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
现有的产业化制备前驱体的工艺包括连续法、间歇法和半连续法。其中,间歇法是指金属盐、一定浓度的碱、氨水等溶液不断流至反应釜使反应结晶,直至反应浆料的粒度等达到要求后一次性出样,而如果反应釜液位满而粒度没到达反应要求,则通过过滤或沉降设备将母液溢流出去,而剩下的固体颗粒继续反应。
但是,上述方法中小颗粒在反应釜中的反应时间较短,这会导致球形度较差,且间歇法制备小颗粒过程进料总时间较短,而抽母液沉降洗釜时间较长,这会导致每釜产量非常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晶种中的固含量在特定范围,不仅显著提高了正极前驱体材料的一致性,使所述正极前驱体材料的球形度更好,而且还显著提高了单釜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球形度差和单釜产量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的振实度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与底液混合,反应,得到固含量≥50g/L的晶种;
(b)、将步骤(a)得到的所述晶种与金属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络合剂溶液混合,反应,使所述晶种继续生长,待所述晶种生长至所需粒径范围后陈化,然后固液分离,得到所述正极前驱体材料;
其中,所述正极前驱体材料的通式为:(NixCoyMnzMd)(OH)2,其中,0≤x≤1-d,0≤y≤1-d,0≤z≤1-d,0≤d≤0.2,x+y+z+d=1;M选自Fe、Mg、Ca、Al、Y、Ti、Zn、Zr、Nb、Mo和W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提高晶种中的固含量,使正极前驱体材料获得较好的球形度,显著提高了单釜产能,以及正极前驱体材料的一致性。
具体地,可通过在一定规格大小的反应釜内进行造粒,得到使固含量达到所需范围的晶种,然后再将该晶种转入另一相同或者不同规格的反应釜内继续生长,得到正极前驱体材料。这样能使正极前驱体材料获得较好的球形度,显著提高单釜产能和正极前驱体材料的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3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