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3381.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钟学森;林兆庆;夏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40 | 分类号: | A47L11/40;A47L1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程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6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尘 装置 清洁 机器人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其中,集尘装置包括壳体、尘袋组件、盖体、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组件、非接触式触发件和控制器;所述尘袋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盖体用于盖合在所述壳体上;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非接触式触发件安装于所述盖体上;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组件。本发明的集尘装置通过无接触触发的方式代替了机械触发的方式,使盖体盖合在壳体上的阻力消除,避免了灰尘等异物对盖体和壳体的影响,也减少了很多安装孔,结构更加简单、牢固,使集尘装置的整体外观性更好,能够延长集尘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集尘装置是收集灰尘等异物的装置,一般应用于清洁机器人。目前,集尘装置一般包括集尘桶、壳体和盖体,通过盖体盖合在壳体上产生机械触发,从而控制集尘桶工作。这种集尘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盖体盖合在壳体上时所遇到的阻力较大,多次使用之后,会出现盖体不能盖合在壳体上的情况,从而造成产品损坏或失效,影响产品使用寿命;2、多次使用之后,盖体和壳体之间的机械触发结构会积累很多灰尘和异物,灰尘和异物会影响机械触发的功能或灵敏度,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影响产品使用寿命;3、需要设置一些安装孔安装机械触发结构,会影响产品的牢固性和整体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盖体盖合阻力大、易积累灰尘、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尘装置,包括:
壳体;
尘袋组件,所述尘袋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合在所述壳体上;
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非接触式触发件,安装于所述盖体上;
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组件;
当所述尘袋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壳体上时,所述非接触式触发件能够随盖体移动至靠近所述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组件的位置,使得所述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组件产生触发信号;
当所述尘袋组件与所述壳体拆卸分离,或/和所述盖体相对所述壳体打开时,所述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组件未产生触发信号;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组件未产生触发信号时限制所述集尘装置启动集尘动作。
第二方面,在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和上述的集尘装置,所述清洁机器人可自动与所述集尘装置对接,以使所述集尘装置将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垃圾抽取至所述尘袋组件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集尘装置通过无接触触发的方式代替了机械触发的方式,使盖体盖合在壳体上的阻力消除,避免了灰尘等异物对盖体和壳体的影响,也减少了很多安装孔,结构更加简单、牢固,使集尘装置的整体外观性更好,能够延长集尘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的第一剖视图(尘袋组件安装在壳体内,触发了活动机构);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尘装置的第一剖视图(尘袋组件未安装在壳体内,未触发了活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3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