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频炉冶炼F55双相钢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3048.0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1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廉斌;季宏伟;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宝顺昌特种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6 | 分类号: | C22C33/06;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1C7/00;C21C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38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频 冶炼 f55 双相钢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频炉冶炼F55双相钢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S1、在中频炉内按以下质量分数的配料成分配制钢水:≤0.03%的C、≤1.00%的Si、≤1.00%的Mn、≤0.02%的P、≤0.015%的S、24.0%‑26.0%的Cr、6.0%‑8.0%的Ni、3.0%‑4.0%的Mo、0.2%‑0.3%的N,余量为Fe;S2、再向中频炉内加入钢水2%重量的底渣并熔化;S3、熔清后加入Si‑Ca线进行脱氧;S4、加入Si‑Ca线10分钟后扒渣,再加入渣料成分为高铝耐火砖碎块和CaF2造新渣;S5、将脱氧剂分批加入到渣层进行第一次扩散脱氧;S6、取样分析炉前成分,补加FeCrNi合金和Si、Mn、Mo、N合金元素后,再进行第二次扩散脱氧;S7、调整渣量,白渣保持15分钟后出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的中频冶炼配料、脱氧、造渣工艺降低了中频冶炼双相不锈钢中氧含量、夹杂物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频炉冶炼F55双相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F55双相钢是一种高合金的超级双相不锈钢,具有较强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较高的导热性能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同时,F55双相钢的铬、钼及氮含量较高,使其具有很高的抗斑蚀、裂隙腐蚀及其它腐蚀能力,主要应用于化学加工、石油化工和海底设备等各种强腐蚀环境。
中频感应熔炼炉工作频率在50Hz-10kHz之间,需用变频器予以调频,具有电效率高、热效率高、熔炼时间短、耗电较省、占地较少、投资较低、生产灵活和易于实施过程自动化等优点,但现有技术中的中频炉冶炼F55双相钢存在脱氧困难、夹杂物含量高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通过合理的中频冶炼配料、脱氧、造渣工艺降低了中频冶炼双相不锈钢中氧含量、夹杂物含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频炉冶炼F55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中频炉内按以下质量分数的配料成分配制钢水:≤0.03%的C、≤1.00%的Si、≤1.00%的Mn、≤0.02%的P、≤0.015%的S、24.0%-26.0%的Cr、6.0%-8.0%的Ni、3.0%-4.0%的Mo、0.2%-0.3%的N,余量为Fe;
S2、再向中频炉内加入钢水2%重量的底渣并熔化;
S3、熔清后加入Si-Ca线进行脱氧;
S4、加入Si-Ca线10分钟后扒渣,再加入渣料成分为高铝耐火砖碎块和CaF2造新渣;
S5、将脱氧剂分批加入到渣层进行第一次扩散脱氧;
S6、取样分析炉前成分,补加FeCrNi合金和Si、Mn、Mo、N合金元素后,再进行第二次扩散脱氧;
S7、调整渣量,白渣保持15分钟后出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中频炉冶炼F55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具有以下有点:
(1)氧和氢一样,都会对钢的机械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不仅是氧的浓度,而且含氧的夹杂物的多少、类型及其分布等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这类夹杂物是指金属氧化物、硅酸盐、铝酸盐、含氧硫化物以及类似的夹杂化合物;炼钢需要脱氧,因为凝固期间,溶液中氧和碳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可以造成气泡;另外,冷却时氧可以作为FeO、MnO以及其他氧化夹杂物从溶液中析出,从而削弱其热加工或冷加工性,以及延展性、韧性、疲劳强度和钢的械加工性能;氧与氮和碳还能引起老化或者硬度在室温下自发的增加;当钢中氢含量较高时,容易出现孔隙或一般的多孔性,造成铁的脆化,即氢脆。本发明采用中频炉冶炼加上多重扩散脱氧的方式生产F55双相钢,其中频炉熔炼速度快、节电效果好、烧损少、能耗低,提高冶炼效率;多重扩散脱氧,使钢锭内部结构更加致密,且纯度高、含硫低、非金属夹杂物少、钢锭表面光滑、洁净均匀致密、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均匀,可降低冶炼F55双相钢时的氧、氢含量和非金属夹渣物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宝顺昌特种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宝顺昌特种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3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