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地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2706.4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3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孔长兴;李宏伟;王学军;孔令栋;白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R4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振珍 |
地址: | 05630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地 接地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地接地装置,属于接地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接地棒以及接地线,接地线的一端与接地棒连接,还包括套筒、敲击棒和摩擦组件。套筒同轴套设于接地棒外且与接地棒之间具有环形间隙,套筒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接地孔。敲击棒滑动穿透套筒的第二端且与接地棒固定连接,敲击棒具有转动的自由度,敲击棒的一端位于套筒外,接地线的一段嵌入固定于敲击棒内。摩擦组件包括滑动轴、摩擦板和压缩弹簧。滑动轴滑动穿透套筒。摩擦板位于环形间隙内且与滑动轴固定连接。压缩弹簧套设于滑动轴上且两端分别与套筒的内壁和摩擦板抵接。本发明提供的工地接地装置,能够避免接地棒被腐蚀后,接地棒插入地面后的接地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接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工地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地上,许多电气设备例如电焊机、切割机、临时配电箱等使用时都需要接地,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由于这些设备需要频繁移动位置,所以这些设备的接地线一般都随意缠绕在现场各种钢构上或者是简单的连接然后空搭到地面上,这两种接地方式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提高接地的安全性,目前一些电气设备的接地线连接有接地棒,并将接地棒插入地面来实现电气设备的接地,为了提高土壤的导电性,会通过增湿机构提高接地棒所插入处土壤的湿度,然而这也导致接地棒容易被腐蚀,当接地棒被腐蚀后,由于是接地棒面积较大的侧面被腐蚀后,会导致接地棒插入地面后的接地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地接地装置,旨在解决接地棒被腐蚀后,接地棒插入地面后的接地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地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棒以及接地线,所述接地线的一端与所述接地棒连接,还包括套筒、敲击棒和摩擦组件。套筒同轴套设于所述接地棒外且与所述接地棒之间具有环形间隙,所述套筒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与所述接地棒同轴的接地孔,所述接地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接地棒的直径。敲击棒与所述接地棒同轴设置,所述敲击棒滑动穿透所述套筒的第二端且与所述接地棒固定连接,所述敲击棒具有转动的自由度,所述敲击棒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外,所述接地线的一段嵌入固定于所述敲击棒内,所述敲击棒的滑动能够驱动所述接地棒通过所述接地孔滑出所述套筒,以使所述接地棒具有全部位于所述套筒内的第一工位以及部分位于所述套筒外的第二工位。摩擦组件包括滑动轴、摩擦板和压缩弹簧。所述滑动轴与所述接地棒垂直且中部滑动穿透所述套筒。所述摩擦板位于所述环形间隙内且与所述滑动轴位于所述套筒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滑动轴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的内壁和所述摩擦板抵接,以使所述摩擦板能够压紧所述接地棒,当所述接地棒处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接地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摩擦板的对应端对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工地接地装置还包括钻地头。钻地头包括呈柱形结构的连接部以及同轴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且呈圆锥形结构的锥头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锥头部的端面与所述接地棒远离所述敲击棒的端面匹配贴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地棒连接,当所述敲击棒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连接部的中部滑动穿设于所述接地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地棒可拆卸连接,所述工地接地装置还包括烘干管和烘干轴。烘干管的一端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套筒内连通。烘干轴的中部同轴穿设于所述烘干管内且与所述烘干管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轴位于所述套筒内的一端固设有若干个扇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摩擦板呈弧形板状结构,当所述接地棒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摩擦板能够与所述接地棒匹配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摩擦组件中的所述滑动轴和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轴沿接地棒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压缩弹簧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滑动轴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摩擦组件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位于所述套筒外且位于所述滑动轴远离所述摩擦板的一侧,所述驱动件与两个所述滑动轴均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套筒之间具有驱动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2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