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水稻旱作种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62644.7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1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宗仕;孙泉泽;孙泉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泉泽;孙宗仕;孙泉壕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李元军 |
| 地址: | 4082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水稻 旱作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旱作种植方法,涉及杂交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所述的杂交水稻旱作种植方法,步骤如下:S1.选地和整地;S2.播种:日均气温连续3‑5天稳定在8‑10℃,选择晴天播种,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选择不同的播期、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选择生育期不同的品种;S3.开厢、开沟、全层一次施足底肥;S4.作埂和盖膜;S5.晒种和浸种:播前进行晒种,先用85%强氯精稀释液浸种,再用温水浸种;S6.定距、打孔、播种:在盖好膜的埂面上,实行定距打孔播种,用细泥土将种孔和膜孔封严封实;播种后,喷洒芽前除草剂于空行;S7.田间管理:a.稻苗伸向膜内形成盘苗时,要及时并连续多次地将稻苗扶引出膜外,再用细泥土将膜孔封严;b.防治病虫害;c.防止畜禽踏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交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杂交水稻旱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我国的杂交水稻亩产量在袁隆平的带领下,于2020年达到了平均亩产1004.83公斤。现有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是在水田中种植,种植过程中耗水量大,工序复杂且水路种植相较于旱路种植困难。
杂交水稻最适宜在半干半湿的环境中生长,水分湿度过大过小都对其生长不利,杂交水稻旱作种植是一种节水农业,它能合理充分利天然降水,把天然降水通过土壤吸收后,再散浸渗透致膜内供稻株根系合理利用。
目前,还没有一种杂交水稻旱作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杂交水稻旱作种植方法,把杂交水稻从水田里种植改由旱地种植,充分利用了天然降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旱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籽粒作物积累淀粉等有机物质的特点,最终得到成米率高、米质优、有机绿色、品质好的稻谷。
所述的杂交水稻旱作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S1.选地和整地:选择向阳、通风良好、土质蔬松、坡度小于15度的轻壤土或中壤土;播种前将土地深挖,将土壤耙细整平,捡净杂草、树根、瓦砾;撒施过磷酸钙对土壤进行调酸;
S2.播种:日均气温连续3-5天稳定在8-10℃,选择晴天播种,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选择不同的播期、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选择生育期不同的品种;
S3.开厢、开沟、全层一次施足底肥:40+40㎝开厢;肥料沟40㎝,空行40㎝,每隔40㎝开两条肥料沟,沟宽×沟深为10×13.3㎝;将复合肥均匀撒施于肥料沟内;
S4.作埂和盖膜:将肥料沟两边的泥土覆盖在复合肥上,将泥土作成梳背形的埂面,并将埂面整匀;在埂面上覆膜,并将膜的四周拉直绷紧并用土封严封实压紧,等待播种;
S5.晒种和浸种:播前进行晒种,先用85%强氯精稀释液浸种,再用温水浸种;
S6.定距、打孔、播种:在盖好膜的埂面上,实行定距打孔播种,用细泥土将种孔和膜孔封严封实;播种5-7天后,喷洒芽前除草剂于空行;
S7.田间管理:
a.稻苗伸向膜内形成盘苗时,要及时并连续多次地将稻苗扶引出膜外,再用细泥土将膜孔封严;
b.防治病虫害:当幼苗1.5-2.5叶时,用尿素、98%高效磷酸二氢钾、20%甲氰菊酯乳油和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兑水,灌窝,每隔5-7天灌药一次,连续两次;当5-6叶时,用甲基托布津兑水,喷洒一次;孕穗期,用25%青戊菊酯、25%甲基硫菌磷、20%井岗霉素粉剂兑水,喷雾;或用40%水胺硫磷、25%甲基硫菌磷、20%井岗霉素粉剂兑水,喷洒一次;灌浆期,用98%高效磷酸二氢钾兑水,叶面喷施一次;
c.防止畜禽踏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泉泽;孙宗仕;孙泉壕,未经孙泉泽;孙宗仕;孙泉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2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