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自动检测真空系统堵塞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2200.3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卢家骐;谢强;彭正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1S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林秀香 |
地址: | 735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自动检测 真空 系统 堵塞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自动检测真空系统堵塞的装置,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有AD采集器、报警装置和显示屏,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信号放大器、AD采集器、显示屏、单片机、报警装置均与内置电池连接,且集成为一体结构;该单片机中编写有数字运算程序;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通过所述信号放大器与所述AD采集器连接。本发明可以手持该检测装置检测真空管路堵塞情况,提高真空管路堵塞检测效率和质量,提升风电叶片的灌注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叶片生产真空系统堵塞检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手持式自动检测真空系统堵塞的装置。
技术背景
当前风电叶片生产时真空灌注由于使用的树脂为环氧树脂,灌注完成后环氧树脂会进入钢丝螺旋管固化后极易堵塞钢丝螺旋管,导致后续真空抽气动力不足,灌注固化后产品大面/UD区域产生缺陷,在每支风电叶片产前准备阶段,现场目前主要依靠人力使用手机闪光灯进行检查管路是否堵塞,因环氧树脂在固化完成后颜色与钢丝螺旋管颜色较为相近,检查费时费力且不完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自动检测真空系统堵塞的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式自动检测真空系统堵塞的装置,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有AD采集器、报警装置和显示屏,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信号放大器、AD采集器、显示屏、单片机、报警装置均与内置电池连接,且集成为一体结构;该单片机中编写有数字运算程序;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通过所述信号放大器与所述AD采集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或震动器。
进一步,所述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所述数字运算程序设定分值标准值,然后所述单片机接收到AD采集器传输来的信号,由数字运算程序依据公式:分值=(d2-d1)/d计算;若计算结果等于或大于所述分值标准值时,认为真空管路堵死,并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反之,若计算结果小于所述分值标准值时,认为真空管路通畅。
进一步,所述分值计算结果通过显示屏显示。
进一步,所述公式中,d1=t1*红外速度,d2=t2*红外速度,d为真空管路的内直径。
进一步,t1为红外线接触堵塞物固体的时间,t2为红外线刚好穿过堵塞物固体的时间。
进一步,所述内置电池为可循环充电电池。
进一步,所述装置上设置有多功能接口。
进一步,所述多功能接口能够实现充电功能。
进一步,所述多功能接口具有数据传输功能。
进一步,所述装置上设置有电源开关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红外测距传感器、信号放大器、AD采集器、显示屏、单片机、报警装置均与内置电池连接,且集成为手持式一体结构,实现了便携式操控,依赖较小的人力投入即可完成管道检测工作,操作简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而且使用成本低。
2.本发明报警装置为蜂鸣器或震动器,报警方式成熟,易于实现,操作人员不用查看显示屏数据即可感知检测结果,从而做出检测判断,提高了使用便捷程度。
3.本发明的推广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风电叶片的灌注质量,降低由真空动力不足导致的蒙皮大面、UD丝状型等发白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该装置整体运行流程图。
图3为单片机运行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2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