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1857.8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静;殷瑶;谭学军;朱煜;高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F24H3/0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场地 原位 燃气 热脱附 烟气 充氧回注 节能 设备 方法 | ||
1.一种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装置(10)、燃烧设备、燃气供气设备、助燃设备、分流装置(20)和加热井(50),所述助燃设备具有氧气流量控制阀(31)和空气流量控制阀(32),所述燃烧设备具有燃气流量控制阀(41),所述分流装置(20)具有气流入口(21)、第一气流出口(22)和第二气流出口(23),所述第一气流出口(22)连通所述助燃设备,所述第二气流出口(23)连通大气,所述助燃设备、所述燃烧设备和所述燃气供气设备依次连通,所述第一气流出口(22)具有第一流量控制阀(24),所述第二气流出口(23)具有第二流量控制阀(25),所述中控装置(10)分别连接所述氧气流量控制阀(31)、所述空气流量控制阀(32)、所述燃气流量控制阀(41)、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24)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25),所述加热井(50)位于污染场地内部,所述气流入口(21)以及所述燃烧设备分别连接所述加热井(50)的上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井(50)包括加热井内管(51)以及加热井外管(52),所述加热井外管(52)套设于所述加热井内管(51)外,所述加热井外管(52)的上端口连通所述气流入口(21),所述加热井内管(51)的上端口连通所述燃烧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设备包括氧气供给装置(33)、氧气管道(36)、助燃空气管道(34)和助燃风机(35),所述氧气供给装置(33)通过所述助燃空气管道(34)分别连接所述助燃风机(35)、所述分流装置(20)的第一气流出口(23)和所述燃烧设备,所述氧气管道(36)上设有氧气放散阀(37)和氧气减压阀(3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供气设备包括燃气供气装置(61)和燃气管道(62),所述燃气管道(62)上设有燃气放散阀(63)和燃气减压阀(6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燃烧器(42)和机柜(43),所述燃烧器(42)设于所述加热井内管(51)的上端口,所述机柜(43)上设有指示灯、点火/停止开关和复位开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20)的气流入口(21)与所述加热井(50)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70)和增压泵(80),所述温度传感器(70)连接所述中控装置(10)。
7.一种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烟气充氧回注节能设备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布设好燃烧系统、土壤加热系统,以及保温层(91)和混凝土硬化面(92);
步骤B:开启燃烧器(42),开启空气流量控制阀(32)、燃气流量控制阀(41)、分流装置(20)的第二气流出口(23)的第二流量控制阀(25),关闭氧气流量控制阀(31)、分流装置(20)与助燃空气管道(34)连通的第一气流出口(22)的第一流量控制阀(24),根据温度传感器(70)检测到的温度,实时调小空气流量控制阀(32)、燃气流量控制阀(41),分流装置(20)的第二气流出口(23)的第二流量控制阀(25)的开度,调大分流装置(20)与助燃空气管道(34)连通的第一气流出口(22)的第一流量控制阀(24)的开度,使得烟气的回流比例维持在0.1~0.5;
步骤C:当土壤升温至100℃以上时,根据温度传感器(70)检测到的温度,实时调整空气流量控制阀(32)、燃气流量控制阀(41),分流装置(20)的第二气流出口(22)的第二流量控制阀(25)的开度,调大氧气流量控制阀(31)、分流装置(20)与助燃空气管道(34)连通的第一气流出口(22)的第一流量控制阀(24)的开度,使得烟气的回流比例维持在0.6~0.8;
步骤D:修复完成后,关闭燃烧器(42),将设备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18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