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低通气和呼吸暂停自动识别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60071.4 申请日: 2021-09-30
公开(公告)号: CN113749622A 公开(公告)日: 2021-12-07
发明(设计)人: 李瑞雪;李文钧;岳克强;李懿霖;王超;陈石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1B5/00 分类号: A61B5/00;G10L21/0216;G10L25/30;G10L25/66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代理人: 杨小凡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图卷 神经网络 通气 呼吸 暂停 自动识别 系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低通气和呼吸暂停自动识别系统,通过麦克风阵列采集正常人和鼾症患者整晚睡眠呼吸声音;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降噪后,利用端点检测算法提取潜在鼾声片段,并进行标记;利用可视图方法将鼾声数据的时间特性转换为网络结构,构建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识别三种不同类型的鼾声;对模型分类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受试者整晚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以辅助完成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诊断与评估。本发明的系统避免了人工特征设计困境,可用于对专业性要求不高的居家等场景,辅助实现OSAHS患者的早期筛选与病情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鼾声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可视图和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的睡眠呼吸暂停事件和低通气事件的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 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源头性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上气道狭窄或者堵塞导致的睡眠状态 下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其中,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完全停止10s以上;低通气 则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同时出现微觉醒或者血氧饱和度 较基础水平降低超过4%。呼吸暂停或者低通气易引起夜间低血痒症,继而诱发全身多脏器慢 性损害。另外,其长期存在除可导致或者家中呼吸衰竭外,还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高 血压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OSAHS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 防各种意外和并发症的产生,减少猝死的发生。

OSAHS诊治指南中为其诊断提供了标准:临床有典型的夜间睡眠打鼾现象,且伴有呼吸 暂、日间嗜睡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检中发现咽腔狭窄、扁桃体肿大、悬雍垂粗大、腺 样体增生等现象;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 ndex,AHI,即整晚睡眠中每小时呼 吸暂停低通气的平均次数)不低于5次。满足以上三种情况的患者可诊断为OSAHS。进一步 地,临床上参考AHI和夜间血氧饱和度SpO2可将OSAHS分为轻、中、重三种程度。其中, 轻度OSAHS定义为5<AHI<15,85%<SpO2<90%;中度OSAHS定义为5<AHI<30,80%<SpO2<84%;重度OSAHS则定义为AHI>30,SpO2<80%。

OSAHS的诊断方法有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纤维鼻喉镜检查和影响检 查等多种技术手段,其中PSG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PSG可以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口鼻气流、鼾声、呼吸运动、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体位和眼电图等9种生理参数,为 患者提供详尽的身体状态描述以及高精度的诊断结果。但是,PSG对使用环境要求高,操作 复杂,费用较高,监测过程漫长,不满足居家日常监测的需求。有研究表明,鼾声的产生与 呼吸道的生理结构密切相关,能够反映OSAHS患者呼吸道的病变情况,且不同患病程度的OSAHS患者的鼾声存在一定的差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计算机手段实现不同鼾声的自动识别,辅助OSAHS患者 的居家早期筛查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低通气和呼吸暂停自动识别系统,提供了一种处理时间序列的思 路,利用可视图方法将鼾声数据转换为图结构,并借助于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正常鼾声、低通 气相关鼾声和呼吸暂停相关鼾声的分类。最后,统计整晚7h睡眠过程中低通气和呼吸暂停事 件发生的次数并计算AHI指数,辅助判定是否患有OSAHS或者评估OSAHS患者的病情。

具体包括: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低通气和呼吸暂停自动识别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睡眠呼吸音频 采集模块、波束形成降噪模块、有效鼾声截取模块、鼾声序列转换模块、图卷积神经网络模 型、呼吸事件相关鼾声统计模块;

所述睡眠呼吸音频采集模块,使用一组信号接收单元阵列,采集受试者整晚睡眠呼吸音 频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00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