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热等静压成型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59675.7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姚力军;潘杰;边逸军;王学泽;郭鑫;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52 | 分类号: | C04B35/52;C04B35/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王岩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静压 成型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热等静压成型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原料装填于包套中,所述石墨原料与包套的内壁之间设有无机纤维棉;装填完成后将包套封口并进行脱气处理;将脱气后的包套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冷却后去除包套,得到石墨产品。本发明所述加工方法采用热等静压法生产石墨产品,通过脱气以及热等静压工艺,保证石墨原料受力均匀,方便粉料的成型加工或块料致密度的提高,且能够加工得到各向同性石墨产品,有助于石墨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提高,增加其使用寿命;所述方法在石墨原料和包套之间设置无机纤维棉,避免包套在热等静压高温高压条件下与石墨反应而影响产品纯度,也可避免石墨与包套反应后难以分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墨热等静压成型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成型工艺是由粉状颗粒制备块状结构件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包括挤压成型、模压成型以及等静压成型,相比前两种加工工艺,采用等静压工艺制备的产品在力学性能上更具优势,而等静压工艺又分为冷等静压工艺和热等静压工艺,后者的加工时间往往更短,产品的致密度通常也会更高。
石墨作为一种常用的碳材料,其密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石墨的强度和寿命,高纯石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煅烧、提纯、磨粉、成型等一系列工序,工艺复杂繁琐。当石墨加工成型后,尤其是对于各向同性石墨来说,密度的提升会变得较为困难。采用等静压法生产各向同性石墨,在力学性能上有着更大的优势,各向同性石墨物理性能稳定,石墨密度更高,性能更好,然而目前的方法仍主要是冷等静压法,所得石墨产品的性能有限。
CN 104386670A公开了一种等静压高纯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粉体的制备、轧片、二次制粉、等静压、焙烧、浸渍、提纯、石墨化的步骤,粉体原料包括焦粉、焙烧粉、石墨粉和硬质沥青配料,等静压步骤为将橡皮囊套入模具框,将原料装入橡胶皮囊,多次震实和装料,密封,抽真空,保压一段时间,放入等静压缸体中进行施压和保压,该方法仍属于冷等静压工艺,石墨材料的组成较为复杂,方法步骤众多,加工时间长,致密度不足。
CN 105047859A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热等静压中间相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自焙性中间相炭微球为原料预成型;热等静压;石墨化;粉碎分级。该方法中的原料选择自焙性中间相炭微球,采用模压预成型的操作,热等静压处理后再进行石墨化处理,石墨化处理步骤温度极高,能耗较高,且石墨负极材料并非高纯石墨,两者的制备工艺也会不同。
综上所述,对于石墨的热等静压成型,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以便得到高致密度和强度、高稳定性的石墨产品,同时缩短加工时间,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热等静压成型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采用热等静压法生产石墨产品,方便粉料的成型加工或块料致密度的提高,且能够加工得到各向同性石墨产品,有助于石墨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提高,增加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其适用范围。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热等静压成型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石墨原料装填于包套中,所述石墨原料与包套的内壁之间设有无机纤维棉;
(2)步骤(1)装填完成后将包套封口并进行脱气处理;
(3)将步骤(2)脱气后的包套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冷却后去除包套,得到石墨产品。
本发明中,采用热等静压法制备石墨产品,根据其制备方法及所用设备,在石墨原料和包套之间设置无机纤维棉,避免包套在热等静压高温高压条件下与石墨反应而影响产品纯度,也会造成产品难以取出;通过脱气以及热等静压工艺,保证石墨原料受力均匀,使得所得成型产品均匀性强,致密度高,从而具有更高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有助于得到各向同性石墨产品,性能优异,从而扩展其应用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9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纱生产用智能抓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桩侧旁孔反射波法确定桩侧位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