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镜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8946.7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5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汇东;陈瑶;白兴安;罗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4 | 分类号: | G02B15/14;G02B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延慧;武丽荣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光焦度为正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光焦度为负的变焦透镜群组、孔径光阑、光焦度为正的第二固定透镜群组、光焦度为正的对焦透镜群组和光焦度为正的第三固定透镜群组,所述变焦透镜群组和所述对焦透镜群组均可沿着光轴方向移动,所述对焦透镜群组由3枚透镜组成。本发明在变焦镜头变倍比与镜头的前端口径和总长存在相互制约关系的前提下,仍能实现大角度、小体积、低畸变,又可实现整个变倍行程中的高分辨率,全焦距段4K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倍率变焦镜头的望远端分辨率多在2M、4M水平,而且,变焦镜头变倍比与镜头的前端口径和总长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难以实现小型化,大角度和低畸变也难以同时实现。此外,为了保证镜头解像使用玻璃非球面难以实现低成本化。
中国专利CN112305731A公开了一种变焦镜头。该镜头总共包含18枚镜片,采用五群架构的设计,满足高倍率、大光圈、大靶面的性能需求,实现全焦段4K成像。但是,该镜头并没有解决因变焦镜头变倍比与镜头的前端口径和总长相互制约而难以实现小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弥补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焦镜头,体积小的同时兼顾高分辨率、高低温图像不失真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光焦度为正的第一固定透镜群组、光焦度为负的变焦透镜群组、孔径光阑、光焦度为正的第二固定透镜群组、光焦度为正的对焦透镜群组和光焦度为正的第三固定透镜群组,所述变焦透镜群组和所述对焦透镜群组均可沿着光轴方向移动,所述对焦透镜群组由3枚透镜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的焦距FG1满足:1.4≤FG1/FW≤3.6;
其中,FW为变焦镜头广角端的焦距。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变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2满足:-1.5≤FG2/FW≤-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的焦距FG3满足:1.1≤FG3/FW≤2.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对焦透镜群组的焦距FG4满足:1.3≤FG4/FW≤3.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固定透镜群组的焦距FG5满足:7.3≤FG5/FW≤14.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
所述第一固定透镜群组依次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二透镜和光焦度为正的第三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均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凸凸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胶合组成胶合镜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
所述变焦透镜群组依次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四透镜、光焦度为负的第五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六透镜和光焦度为负的第七透镜;
所述第四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凹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凸凸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凹凸透镜;
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胶合组成胶合镜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
所述第二固定透镜群组依次包括光焦度为正的第八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九透镜、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十透镜和光焦度为正或负的第十一透镜;
所述第八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九透镜凸凸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未经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