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8729.8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0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旭;张发明;林日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51065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甲羟肟酸 生产 废水 资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先向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中加入碱性树脂,进行充分吸附,得到负载树脂与残余水相;所述负载树脂用洗脱液解吸,充分解吸,得到再生树脂和苯甲羟肟酸富集溶液。得到的苯甲羟肟酸富集溶液经复配制备成捕收剂,可以用于白钨矿的浮选。本发明方法实现了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苯甲羟肟酸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已广泛应用于矿物工程领域。目前,羟肟酸的合成主要方法为羟胺法,是由酯和羟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肟化反应,然后通过硫酸酸化生成。其中苯甲羟肟酸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水具有以下特点:
(1)浓度高,废水中残余大量的反应物、产物、溶剂,COD浓度为(5~20)×105mg/L;
(2)含盐量高,无机盐的浓度为20~35%;
(3)pH值过高,若进行中和,需要消耗大量的酸碱;
(4)废水中成分单一,营养源不足,培养微生物困难;
(5)废水中苯甲羟肟酸的浓度为0.5~1.5%,因此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难以被微生物降解。
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针对有机废水,采用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消除有机污染物的最为经济的方法,处理工艺大致分为好氧工艺、厌氧工艺和厌氧-好氧组合工艺。然而,对于高浓度难降解的苯甲羟肟酸化工废水,直接生化处理不仅效率低下,且需要大量水稀释处理,处理成本大幅度增加。更有甚者,废水可能导致生化方法的菌种直接死亡,废水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并且,目前的处理方法只是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可以排放的标准即可,并未考虑对其中资源的回收利用,造成了部分资源的浪费。
因此,开发一种苯甲羟肟酸废水的资源综合利用新方法,不仅可有效缓解该类型废水所造成的环境安全问题,还可以回收其中的部分资源,切实贯彻节能减排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可以对处理得到的资源进行再利用,处理后的废水便于下一步的处理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向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中加入碱性树脂,控制碱性树脂的加入量与所述苯甲羟肟酸生产废水重量比为1:(3~10),然后在10~30℃下,进行充分吸附,得到负载树脂与残余水相;
所述负载树脂用洗脱液解吸,洗脱液与所述负载树脂的重量比为(1~5):1,在30~60℃下充分解吸,得到再生树脂和苯甲羟肟酸富集溶液;所述苯甲羟肟酸富集溶液用于制备捕收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碱性树脂为阴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优选为大孔弱碱性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或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洗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氨水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混合。进一步优选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处理方法处理得到的苯甲羟肟酸富集溶液的捕收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捕收剂包括所述苯甲羟肟酸富集溶液、脂肪酸和助剂,所述苯甲羟肟酸富集溶液、脂肪酸和助剂的质量配比为(3~15):(40~60):1。
其中,所述脂肪酸为油酸或氧化石蜡皂;所述助剂为OP-10、烷基糖苷或十二烷基磷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