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模块电磁屏蔽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8111.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5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祁全;马雯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模块 电磁 屏蔽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射频模块电磁屏蔽结构,由盒体、电路板、以及隔筋盖板组成,其中,盒体内放置整块电路板,电路板背面大面积裸铜,与盒体底面紧密贴合;电路板上布置元器件,并按电路功能进行分区布局,分区相邻处设计条带形裸铜区域;隔筋盖板根据电路板的裸铜区域设计对应的隔筋;盒体与隔筋盖板通过紧固件固定闭合,隔筋与电路板上裸铜区域紧密贴合,这样在模块内部形成封闭的屏蔽隔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屏蔽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应用中,随着射频技术和器件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表贴封装工艺得到改进,射频模块逐渐向多功能集成化设计发展。然而,在射频电路工作频率较高的场合,由于电磁辐射及电路间相互耦合,各功能电路将会受到干扰和性能恶化。这对电路布局、结构设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改善电路电磁环境,增强隔离效果,设计师往往需要对整版电路进行功能界面划分,并用独立的屏蔽隔腔对关键电路进行屏蔽。
一般的射频模块电磁屏蔽结构如图1所示,由盒体1、电路板2、以及盖板3组成,其中,盒体1内,根据电路功能设计隔墙,如图2所示,1-1~1-7为隔墙包围的示意形状,深色阴影区域为开槽;电路板2由各独立的电路板组成,外形按各电路板在盒体1内隔墙包围空间设计,其上布置元器件5;盒体1与盖板3通过紧固件4固定闭合,形成相对封闭的隔腔。这种屏蔽方案能够满足一般射频电路,尤其是较低频率的抗电磁干扰需求,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一是模块电路功能均为各独立的电路板组成实现,增加电路板设计的复杂性,降低设计效率;二是各电路板之间通常由微带跳线连接,射频信号传输的不连续性将会极大降低电路性能;此外,板级之间连接位置开槽深度一般较大,各腔体间存在较大间隙,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电磁屏蔽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屏蔽方式存在的电路板集成化低、信号传输不连续、电磁屏蔽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通过结构优化,提出的射频模块电磁屏蔽结构,将原盒体内的隔墙移至盖板上,形成隔筋,这样盒体内可以放置整版电路板,隔筋盖板与盒体通过紧固件固定闭合形成封闭隔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射频模块电磁屏蔽结构,包括盒体1、电路板2、以及隔筋盖板3,其中电路板先安装于盒体内,隔筋盖板再与盒体通过紧固件固定闭合,形成封闭的隔腔。
优选的,电路板背面大面积裸铜,与盒体底面通过紧固件紧密贴合,保证良好的接地性能。
优选的,隔筋盖板上的隔筋应按电路板裸铜区域设计对应的外形。
优选的,隔筋高度由盒体与电路板贴合面至顶部边缘的高度,减去电路板厚度,再减去隔筋盖板厚度计算得出。
为了保证接地良好以及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盒体和隔筋盖板表面可采用导电氧化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电路板按功能分区整版设计,不存在微带跳线连接各独立电路板的问题,提高了电路集成化和可靠性设计,射频传输性能得到保证;
2:形成的屏蔽隔腔基本上实现了全封闭结构,大大降低了电路相互间的干扰,并有效改善了电磁屏蔽效果;
3:相较于各独立的印制板设计,整版设计的优势将大大减少用于固定印制板的紧固件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电磁屏蔽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一种现有电磁屏蔽结构盒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磁屏蔽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磁屏蔽结构隔筋盖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磁屏蔽结构盒体示意图。
图中:1、盒体;2、电路板;3、隔筋盖板;4、紧固件;5、元器件;1-1~1-7、隔墙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