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转运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7422.6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1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覃银江;周中彪;曹卫林;张哲;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范三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移 车型 侧围外板 转运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转运工装,涉及对移滑门车型加工制造的工具工装,所述转运工装用于与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固定;所述转运工装包括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呈长条状结构;定位块,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固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定位块与所述上部门框的左右端固定,使得所述加固板与所述上部门框贴合以形成对所述上部门框的支撑加固;通过设置本转运工装,在需要进行人工转运时,将本工装与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进行固定,形成对上部门框的支撑加固避免产生形变,使得变形得以消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移滑门车型加工制造的工具工装,具体为一种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转运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高档MPV车型,后门多采用滑移门设计。若采用滑移门设计,将会在侧围外板上部布置滑轨从而完成滑移门的动作;但是在侧围外板上设置滑轨会占据较大的布置空间,与常规旋转门结构相比,参见图1-图2,设置滑轨将会导致滑移门的侧围外板上部截面变小,刚度较差,这样导致搬运过程容易变形。
针对这样的变形,现有厂家为了保证侧围外板刚度,对部分车型采用增加材料厚度的方法,比如将0.65mm料厚的侧围外板增加至0.8mm料厚的侧围外板;但是这样设置会导致单车零件重量增加5-6kg。
当然,为了解决人工转运变形问题,部分企业还采用全自动生产线,即采用机械手及大型夹具吸盘抓取零件,并转运到货架上;但是采用全自动生产线需要大额投资,对成本控制不利;同时对已有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受车间现有条件限制,不易实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即设计了一种专用于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的转运工装,利用该工装与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使得在转运过程中形成对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有力支撑,从而达到避免变形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滑移门车型侧围外板转运工装,所述转运工装用于与侧围外板的上部门框固定;所述转运工装包括
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呈长条状结构;
定位块,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固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定位块与所述上部门框的左右端固定,使得所述加固板与所述上部门框贴合以形成对所述上部门框的支撑加固。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工装与所述上部门框可拆卸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加固板的左端,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加固板的右端;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与所述上部门框左右端处的锐角切口定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凹型平台;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凹型平台;所述定位销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型平台、第二凹型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型平台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凹型平台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还具有第一凸型平台,所述第二定位块具有第二凸型平台;所述第一凸型平台与所述第二凸型平台上均内置有磁铁;所述磁铁用于与所述上部门框对吸实现所述转运工装与所述上部门框的贴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型平台、所述第二凸型平台上均设置有用于所述磁铁间隙配合安装的安装槽,所述磁铁通过黏胶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相背的一端设有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连接形成“~”结构,以与上部门框随形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均设置有减重腔。
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7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乘客信息电子核检系统
- 下一篇:陶瓷封装芯片去层制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