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弹性面料的染色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55591.6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华;陈文淼;程文青;张筱龙;詹磊;王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鸥蔓服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B3/18 | 分类号: | D06B3/18;D06B19/00;D06B23/04;D06B2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弹性 面料 染色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染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尼龙弹性面料的染色设备。该设备包括:依次相接的进布装置、染色装置、至少一个固色箱、第一重轧装置、洗涤装置和出布装置;进布装置,用于接收并展平待染的尼龙弹性面料;染色装置,用于接收进布装置传送的尼龙弹性面料,并使用第一染液对尼龙弹性面料进行浸轧;至少一个固色箱,用于使用非水固色介质,对浸轧有第一染液的尼龙弹性面料进行固色;在固色期间,尼龙弹性面料的布面张力维持在0.5kg—10kg之间;第一重轧装置,用于对经过固色后的尼龙弹性面料进行重轧;洗涤装置,用于对经过第一重轧装置重轧后的尼龙弹性面料洗涤;出布装置,用于将染色后的尼龙弹性面料从染色设备中导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染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尼龙弹性面料的染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尼龙弹性面料主要有两种染色工艺。其中,一种工艺为通过溢流染色机进行溢流染色。另一种工艺为通过轴染色机进行染色。这两种染色工艺均存在一些缺点。具体而言,溢流染色容易产生例如鸡爪印这样染色不匀的现象。特别是,当使用溢流染色机对尼龙弹性面料时,更容易出现染色不匀的现象。染色时间长效率低,且容易产生擦伤。使用轴染色机对尼龙弹性面料染色时,虽然不容易产生鸡爪印,但是容易产生头尾色差,而且染色成本较高。另外,使用在轴染色机进行面料进行染色时,需要有一步打卷工艺。其中,打卷工艺的效果对染色效果有较大影响。因此,打卷工艺需要专人操作且设备要求高,染色过程中容易产生色差(内外层差、左右色差)。此外,使用在轴染色机进行面料进行染色时,染色成本高,手感偏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尼龙弹性面料的染色设备,用于提高尼龙弹性面料的染色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尼龙弹性面料的染色设备,包括:依次相接的进布装置、染色装置、至少一个固色箱、第一重轧装置、洗涤装置和出布装置;进布装置,用于接收并展平待染的尼龙弹性面料;染色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进布装置传送的尼龙弹性面料,并使用第一染液对尼龙弹性面料进行浸轧;至少一个固色箱,用于使用非水固色介质,对浸轧有第一染液的尼龙弹性面料进行固色;其中,在固色期间,所述尼龙弹性面料的布面张力维持在0.5kg—10kg之间;第一重轧装置,用于对经过固色后的尼龙弹性面料进行重轧;洗涤装置,用于对经过第一重轧装置重轧后的尼龙弹性面料洗涤;出布装置(,用于将染色后的尼龙弹性面料从染色设备中导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染色装置包括均匀轧车,所述均匀轧车用于对所述尼龙弹性面料进行浸轧,并且,在对所述尼龙弹性面料进行浸轧时,均匀轧车的压力被设置在0.05MPa-0.6MPa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色箱中设置有多个主动导布辊,所述多个主动导布辊分成上下两排,并行交错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色箱还包括至少一个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尼龙弹性面料的布面张力,且所述张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布面张力用于调整所述多个主动导布辊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水固色介质的粘度小于200mm2/s、表面张力为15~40dyn/cm、沸点为100~4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色箱的温度维持在50~130℃,尼龙弹性面料在所述固色箱内停留30s至180s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固色箱具体包括前后相接的至少两个固色箱;在进行固色的期间,所述至少两个固色箱中的不同固色箱的温度不同,且温度按照所述至少两个固色箱中固色箱的前后顺序依次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洗涤装置具有温控功能,所述温控功能用于将洗涤用水的温度控制在20~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洗涤装置由前后相接的多个洗涤单元组成,且相邻的洗涤单元之间设置有轧机;轧机用于对其之前的洗涤单元输出的尼龙弹性面料进行压轧处理,以轧去尼龙弹性面料中多余的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鸥蔓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鸥蔓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5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