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关闭斜瓣止回阀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5328.7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伟光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F16K15/03;F16K27/02;F16K31/12;F16D11/00;F16F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孙莉 |
地址: | 325106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关闭 止回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关闭斜瓣止回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安装有底盖,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平衡室,所述平衡室的一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气动执行器,所述支架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安装有双圆头平键,所述平衡室的内部安装有平衡锤。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重力关闭斜瓣止回阀,完全依靠与阀座的接触面压来达到密封效果,因此一举解决了金属阀座零泄漏这一难题,并因接触面压与介质压力是成正比的,耐高压高温也迎刃而解,可有效降低阀门压降,使得阀门具有良好的低压差功能,保证密封面紧密贴合,密封性能可靠,通过此设计消除了填料带来的摩擦,且不会影响阀门的压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回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关闭斜瓣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可以起到阻止水的回流,止回阀与截止阀组合使用,可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应用于各种水流开关场合;
但是现有的止回阀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首先,通过金属阀座弹性变形的位置密封,会导致金属阀座的泄漏,无法实现全密封,并且耐高压高温效果也差,其次,无法对活动的蝶板进行平衡配重,导致了蝶板阀瓣活动压力变大,蝶板阀瓣无法可靠地达到其最终关闭位置,无法保证蝶板阀瓣和阀座密封面的紧密贴合,使的阀门反应灵敏度下降,最后,驱动杆与阀杆的直接连接,导致了填料带来的摩擦,影响阀门的压损,因此无法保证密封面紧密贴合,密封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关闭斜瓣止回阀,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
1、传统重力关闭斜瓣止回阀通过金属阀座弹性变形的位置密封,会导致金属阀座的泄漏;
2、传统重力关闭斜瓣止回阀无法对活动的蝶板进行平衡配重,导致了蝶板阀瓣活动压力变大。
3、传统重力关闭斜瓣止回阀驱动杆与阀杆的直接连接,导致了填料带来的摩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重力关闭斜瓣止回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侧安装有底盖,所述阀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平衡室,所述平衡室的一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气动执行器,所述支架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安装有双圆头平键,所述平衡室的内部安装有平衡锤,所述平衡锤的下端安装有耦合器,所述阀体的内部安装有隔套和阀杆,所述隔套套在阀杆的外侧,所述阀杆的外侧安装有蝶板,所述蝶板的内侧安装有密封圈压板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压板压紧在密封圈的后方,所述阀体的内部安装有阀座,所述平衡室的下端和阀体的外侧均安装有螺母接柱,所述螺母接柱的外侧安装有接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阀体、底盖、平衡室和支架的内部贯通连接,气动执行器与支架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双圆头平键与气动执行器的内部配合连接,驱动杆和阀杆延伸至平衡室的内部,驱动杆和阀杆的一端均插入耦合器的内部,驱动杆与阀杆之间通过花键连接,驱动杆和阀杆的连接端均为双爪型结构设计,阀杆的另一端插入至底盖的内部并与其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蝶板位于阀体的内部,蝶板的外侧与阀座贴合连接,密封圈压板通过螺丝与蝶板固定连接,密封圈凸出至蝶板的外侧,密封圈的外侧与阀座贴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蝶板与阀座之间呈斜角贴合连接,蝶板与阀座之间的密封面为椭圆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平衡室为圆柱形结构设计,平衡锤位于平衡室内部的上方位置,平衡锤为扇形结构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接管的两端通过螺母接柱分别与平衡室和阀体的内部贯通连接,平衡室通过接管与阀体的内部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伟光,未经沈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5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