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板后浇带的支模方法及其使用的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5226.5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鸿志;张良;张序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博联合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1/36;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后浇带 方法 及其 使用 模板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楼板后浇带的支模方法及其使用的模板,涉及后浇带施工技术领域,改善了后浇带浇筑时容易漏浆的问题,其侧模板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的一长侧边开设有沿外板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沿外板的长度方向贯穿外板的两端,所述内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中,所述外板开设有若干与滑槽连通以供钢筋穿过的第一过筋长孔,所述内板开设有若干供钢筋穿过的第二过筋长孔,所述第一过筋长孔与第二过筋长孔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过筋长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供钢筋卡入的卡接槽;当所述内板沿外板的长度方向滑移至钢筋与卡接槽槽底相抵时,所述第一过筋长孔与第二过筋长孔完全错开。本申请能够减少侧模板的漏浆面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后浇带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板后浇带的支模方法及其使用的模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置后浇带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而产生的有害裂缝。后浇带在进行施工时,需要预先搭设模板,然后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来形成后浇带。
而后浇带的支模步骤一般为:首先,进行底模板的搭设,并通过落地架进行支撑;其次,在底模板上捆扎上下间隔的两层钢筋;最后,在后浇带宽度方向的两侧安装侧模板以将两侧的混凝土隔开。
为了保证钢筋的连续性,钢筋会穿过后浇带的侧模板,所以如图1所示,侧模板2上开设有供钢筋3穿设的U型槽23,上下两层的钢筋3均穿设于对应的U型槽23中。但是,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上下两层钢筋3之间留有间隙,混凝土容易从U型槽23流入后浇带中,即存在漏浆较为严重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后浇带浇筑时容易漏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楼板后浇带的支模方法及其使用的模板。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楼板后浇带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楼板后浇带模板,包括;
底模板;
侧模板,侧模板呈长方体结构,所述侧模板设置有两个且均垂直支设于底模板上;
支撑组件,设置有至少两组,且均位于两个侧模板之间用于支撑两个侧模板;
其中,侧模板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的一长侧边开设有沿外板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沿外板的长度方向贯穿外板的两端,所述内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中,所述外板开设有若干与滑槽连通以供钢筋穿过的第一过筋长孔,所述内板开设有若干供钢筋穿过的第二过筋长孔,所述第一过筋长孔与第二过筋长孔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过筋长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供钢筋卡入的卡接槽;当所述内板沿外板的长度方向滑移至钢筋与卡接槽槽底相抵时,所述第一过筋长孔与第二过筋长孔完全错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后浇带的支模时,将侧模板安装在底模板上,使得钢筋穿过第一过筋长孔和第二过筋长孔,接着移动内板,使得钢筋与卡接槽的槽底相抵,同时,第一过筋长孔与第二过筋长孔完全错开,使得内板封堵第一过筋长孔,并通过支撑组件对两个侧模板进行支设,减少钢筋与侧模板之间的间隙,在浇筑楼板时不容易出现漏浆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筋长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与钢筋适配以供钢筋卡入的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较小钢筋与侧模板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两个所述内板相靠近的一侧垂直连接有若干限位杆,所述外板开设有供限位杆伸出的横向槽,所述横向槽沿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向槽与限位杆的设置,能够使内板沿外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滑移。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垂直连接于支撑杆中部的竖杆以及套装于支撑杆上的两个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博联合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博联合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5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