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用通风安全监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5214.2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蔡长辉;邓桂林;周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金鼎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7/18;F04D25/08;F04D25/06;F04D29/58;F04D27/00;F04D29/063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王天马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通风 安全 监控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用通风安全监控设备,包括风箱和控制箱,所述风箱的背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箱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倒顺开关,所述风箱左侧表面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检测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对集风口内部的风速进行检测,当风速过大,此时风速传感器控制倒顺开关工作,异步电机逆时针转动,固定块在限位杆外侧相向移动,调节门之间距离缩短,集风口的出风量减少,当风速过小,此时风速传感器控制倒顺开关工作,异步电机顺时针转动,固定块在限位杆外侧背向移动,调节门之间距离增大,集风口的出风量增大,可自动检测调节,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用通风安全监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通风是煤矿重中之重,是保障矿井安全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矿井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整个矿井通风状况的好坏和能否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矿工生命安全的最重要基础,关乎矿井的生死存亡。
但是现在矿井风量只有监测,没有自动控制,只能监测主要巷道的风量和认为测风,不能够全面考虑优化,也不能自动控制,通风设施不够智能,通风系统调还是靠人计算和人工调整,调整起来较慢,调整后的风量也不一定科学,不能够将智能化和矿井通风的检测和调节结合起来,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操作过程十分复杂,矿井内部的通风装置工作的过程中,长时间的使用会使得扇叶的磨损增大,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机器使用寿命,还会直接影响装置的通风效果,增加维修成本,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容易对检测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用通风安全监控设备,包括风箱和控制箱,所述风箱的背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箱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倒顺开关,所述风箱左侧表面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的右侧表面安装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右侧表面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安装轴的表面安装有扇叶,所述出风口的左侧安装有集风口,所述风箱的顶端安装有风速传感器,所述安装轴的内部安装有挤压机构,所述出风口的正面安装有调节门,所述调节门的顶端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顶端安装有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热感温片和冷感温片,安装轴的内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一端导线连接有热感温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另一端导线连接有冷感温片。
优选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隔绝部件、密封腔和润滑部件,安装轴的内部安装有隔绝部件,隔绝部件的外侧安装有密封腔,密封腔的内部安装有润滑部件。
优选的,所述隔绝部件包括磁块、连接弹簧、挡板和电磁板,安装轴的内部安装有磁块,磁块的左侧表面安装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左侧安装有挡板,挡板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板。
优选的,所述润滑部件包括电磁铁、电触点和复位弹簧,密封腔的左右内壁均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内部安装有电触点,两个电触点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限位杆和固定块,调节门的上方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下齿板、齿轮、上齿板和异步电机,固定块的顶端安装有下齿板,下齿板的顶端活动安装有齿轮,齿轮的顶端活动安装有上齿板,齿轮的内部插接有异步电机。
优选的,所述磁块和电磁板的相对面磁极相反,电磁板与电触点导线相连。
一种煤矿用通风安全监控设备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风箱工作时,启动转动电机带动扇叶转动,通过集风口对矿井进行通风;
S2、风速传感器内部装有单片机,对集风口内部的风速进行检测,当风速过大,此时风速传感器控制倒顺开关工作,异步电机逆时针转动,固定块在限位杆外侧相向移动,调节门之间距离缩短,集风口的出风量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金鼎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金鼎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5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