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5165.2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龙志能;龙元香;黄万义;冯小明;白东;杨洪刚;徐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68 | 分类号: | B60T13/68;B60R16/03;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宏谋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商用 esc 架构 分布式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制器;
轮速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商用车轮速;
控制结构阀模块,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通过预设接口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所述轮速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内部集成有控制结构阀控制器、继动阀、备压电磁阀、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控制结构阀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进气电磁阀的出气端和所述排气电磁阀的进气端均与所述继动阀的活塞上腔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继动阀的出气端,所述排气电磁阀的出气端与所述继动阀的排气端连接;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外部通过气管分别与制动总阀的出气口以及储气筒连通;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主通信模块和备用通信模块,所述主通信模块、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以及所述主控制器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备用通信模块、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以及所述主控制器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所述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均用于为所述系统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设置有进气口、控制口、排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一端设置为两路,一路连接所述继动阀的进气端,另外一路连接所述进气电磁阀的进气端,所述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筒连接;所述控制口一端通过所述备压电磁阀与所述继动阀的活塞上腔连通所述控制口另一端与所述制动总阀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与ABS电磁阀模块进气口相连;所述排气口用于排出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内部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包括第一控制结构阀和第二控制结构阀,所述第一控制结构阀的第一控制结构阀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结构阀的第二控制结构阀控制器以及所述主控制器之间形成分布式控制器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CAN协议通信模块。
5.一种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车辆当前的控制模式为线控制动模式,接收减速度控制指令,所述减速度控制指令来自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根据所述车辆起步时的发动机或电机的扭矩信号,所述主控制器或者所述控制结构阀控制器确定整车载荷大小;
根据所述整车载荷计算得到期望制动压力值,所述期望制动压力值为期望减速度所需的气室制动压力;
根据所述期望制动压力值向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发送控制指令;
获取实时检测到的轮速值;
根据所述轮速值动态调整所述期望制动压力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车辆当前的控制模式为人工控制模式,获取制动总阀踏板的制动信号;
根据所述制动信号向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的控制口输入控制气压,控制所述控制结构阀模块向制动气室输出制动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车辆当前的控制模式为线控制动模式,接收减速度控制指令,所述减速度控制指令来自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主控制器发生故障,所述控制结构阀控制器通过所述备用通信模块与所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通信,接收所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发送的减速度控制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商用车ESC架构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车辆当前的控制模式为线控制动模式,接收减速度控制指令,所述减速度控制指令来自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主控制器与第一控制结构阀控制器均出现故障,所述第二控制结构阀控制器通过备用通信模块与所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通信,接收所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发送的减速度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51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