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故障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54814.7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2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成;李灿根;刘伟斌;刘文豪;李小平;赵力;梁耀林;黄学劲;黄匀飞;张育宾;袁建文;乐敏;周泓;黎丽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迎迎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故障 保护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交直流配电系统中交流故障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交直流配电系统中换流器的交流配电网侧出现故障时,对所述换流器进行闭锁,以切断供给故障点的短路电流通道;
对交直流配电系统中交流配电网进行故障隔离,并根据对交流配电网进行故障隔离的动作结果确定故障位置;
根据故障位置采用匹配的控制方式,对所述换流器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交直流配电系统中交流配电网进行故障隔离包括:
由交流配电网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装置完成交流配电网自身的故障隔离;
其中,所述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装置包括:电源开关、柔直出口开关、干线开关、支线开关、智能终端、母线、配电支线以及配电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交流配电网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装置完成交流配电网自身的故障隔离包括:
当电源开关及其邻近的所有开关中有且仅有一个开关发生过流,则故障发生在该电源开关近区线路,对该电源开关分闸;
当干线开关邻近的所有开关中有且仅有一个开关发生过流,则故障发生在该干线开关近区线路或母线,对该干线开关分闸;
当支线开关邻近的所有开关中有且仅有一个开关发生过流,则故障发生在该支线开关近区线路或母线,对该支线开关分闸;
当柔直出口开关邻近的所有开关中有且仅有一个开关发生过流,则故障发生在该柔直出口开关近区线路或母线,对该柔直出口开关分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交流配电网的故障隔离动作结果确定故障位置包括:
若该柔直出口开关分闸,则故障位于换流器交流出口侧母线或该母线连接的馈电线路;
若该柔直出口开关未分闸且换流器交流出口侧母线电压恢复,则故障位于交流配电网的至少一配电支线中;
若该柔直出口开关未分闸且换流器交流出口侧母线电压未恢复,则故障位于交流配电网的至少一配电干线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故障位置采用匹配的控制方式,对所述换流器进行控制包括:
根据故障位置采用匹配的控制方式,自动选择对换流器进行解锁恢复供电或永久闭锁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故障位置采用匹配的控制方式,自动选择对换流器进行解锁恢复供电或永久闭锁处理包括:
若故障位于换流器交流出口侧母线或该母线连接的馈电线路,则该换流器保持闭锁状态,转入永久闭锁;
若故障位于交流配电网的至少一配电支线中,则此时故障已经清除,交流配电网恢复故障前工作状态,该换流器按照故障发生前的模式重新启动;
若故障位于交流配电网的至少一配电干线中,交流配电网故障点至换流器交流侧母线之间的馈电线路断电,该换流器切换到定交流侧电压模式重新启动。
7.一种交直流配电系统中交流故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故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交直流配电系统中换流器的交流配电网侧出现故障时,对所述换流器进行闭锁,以切断供给故障点的短路电流通道;
故障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对交直流配电系统中交流配电网进行故障隔离,并根据对交流配电网进行故障隔离的动作结果确定故障位置;
控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故障位置采用匹配的控制方式,对所述换流器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位置确定模块包括:
由交流配电网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装置完成交流配电网自身的故障隔离;
其中,所述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装置包括:电源开关、柔直出口开关、干线开关、支线开关、智能终端、母线、配电支线以及配电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48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