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含H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4767.6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9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蒋秀;于超;谷成林;花靖;高凯歌;刘铭刚;陈勇;靳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2 | 分类号: | B01D53/52;B01D53/62;B01D53/78;B01D5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欧阳琰;赵泽丽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气体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逐级处理含H2S和CO2的气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引入机构、预吸收塔、深度吸收塔和可选的深度分离塔;所述气源引入机构与预吸收塔之间设置有节流结构,所述预吸收塔与深度吸收塔之间设置有节流结构;所述深度吸收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气体均布器、中空消减液喷淋器、接液管、导流板、捕雾器和气体排放管。本发明的装置不仅适用于含H2S和CO2气体油气田现场,也适用于实验模拟装置所产生的含H2S和CO2气体的高效净化处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H2S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CO2气体的释放对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逐级处理含H2S和CO2的气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生产中,H2S和CO2也常随油气产出,H2S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H2S和CO2还会腐蚀装置和设备。当环境中的H2S浓度达到10ppm时,眼睛及呼吸道开始受到一定的刺激,当浓度上升至20-300ppm时,会导致头晕、头痛、嗅觉暂失和浮肿现象,当浓度上升至300-500ppm时,短期暴露也会出现生命危险,需要及时救治。根据GB31573-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大气中H2S排放的限值为10mg/m3。因此,有必要对含H2S和CO2的产出气进行有效处理以达到排放的要求以及腐蚀控制的要求。
并且在实验室采用高温高压釜、常压密闭装置及腐蚀环路等装置来开展模拟H2S和CO2腐蚀实验后,实验后的气体也需要进行净化处理才能达到排放要求。
鉴于H2S的毒性,目前国内外关注脱H2S技术较多,对H2S和CO2同时脱出的技术报道的相对较少。脱硫技术主要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干法脱硫通常是利用颗粒或粉末状脱硫剂来对H2S进行吸附、吸收或者氧化,但是干法脱硫剂存在再生困难、反应温度要求较高。湿法脱硫是利用具有吸收H2S特性的溶剂对H2S进行吸收或者吸收氧化。实际上CO2与脱硫剂中碱性物质反应后会影响体系酸碱性,消耗脱硫液组分,因此,对含H2S和CO2气体的处理溶液的吸收性能要求更高。
CN205659554U公开了一种新型硫化氢尾气净化处理装置,通过串联的两个储罐对H2S尾气进行处理。储罐内部交替设置开孔的多层挡板以延长尾气在储罐内流通时间,提高H2S净化处理效率;储罐顶部设置喷淋口。但是该装置仅适用于硫化氢尾气处理,且并未提及处理溶剂的具体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4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Ni和V淋滤的喜温硫杆菌
- 下一篇:地层真厚度确定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