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平衡担架床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4252.6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新;胡景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A61G1/06;A61G3/08;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晓青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担架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平衡担架床及车辆。该自平衡担架床包括:底座,用于安装在车辆上;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检测所述底座的运动状态信息;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担架床体,设置在所述伸缩机构的上方,并与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伸缩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控制所述伸缩机构调整所述担架床体与所述底座的角度信息,使所述担架床体保持平衡。本发明的自平衡担架床及车辆,通过主动控制伸缩机构能对低频高幅的振动起到有效减振,保持担架床体处于平衡状态,避免伤员在运送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平衡担架床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救护车或军用救援车辆中,所使用的担架床没有减振效果或只有轻微减振效果,有缓冲性能的也属于被动减振,被动减振担架床的减振或缓冲性能不好,对频率较高的振动能起到一定的减振效果,但是对于振动频率较低波动幅度较大的振动几乎没有减振效果,这会严重影响对患者或伤员的救治。如在战场等情景下,地面凹凸不平,若不做好救援车内担架床的减振,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伤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自平衡的减振担架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平衡担架床及车辆,通过主动控制伸缩机构能对低频高幅的振动起到有效减振,保持担架床体处于平衡状态,避免伤员在运送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平衡担架床,包括:
底座,用于安装在车辆上;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检测所述底座的运动状态信息;
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担架床体,设置在所述伸缩机构的上方,并与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转动连接;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伸缩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控制所述伸缩机构调整所述担架床体与所述底座的角度信息,使所述担架床体保持平衡。
本发明中,传感器实时检测底座的运动状态信息,控制器根据运动状态信息控制伸缩机构调整担架床体与底座的角度信息,从而使担架床体保持平衡,其可以在地面凹凸不平的情况下保障伤员的安全;避免了伤员在运送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扩大了其在战场、救援、检测、勘探等环境中的应用范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第一伸缩构件,所述第一伸缩构件通过虎克铰关节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伸缩构件的伸缩端通过球铰与所述担架床体连接;
第二伸缩构件,所述第二伸缩构件与所述第一伸缩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构件通过转动副关节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伸缩构件的伸缩端通过球铰与所述担架床体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构件包括两个第一伺服电缸,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缸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呈角度设置;
所述第二伸缩构件包括两个第二伺服电缸,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呈角度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缸所在的直线与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所在的直线相平行,且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与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交错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虎克铰关节包括虎克铰安装座和虎克铰转轴,所述虎克铰转轴与所述虎克铰安装座转动连接;
所述虎克铰安装座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4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