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指标分析及多模型融合的气井产能等级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2813.9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7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中;赵治钢;李小刚;闵超;贺宇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Q10/04;G06Q10/06;G06Q50/06;G06K9/6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知创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26 | 代理人: | 王沙沙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标 分析 模型 融合 气井 产能 等级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指标分析及多模型融合的气井产能等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目标储层各历史井层的无阻流量a、各历史井层储层参数和历史井施工参数以及目标井层储层参数、目标井施工参数;
步骤S2、根据各历史井的无阻流量a确定历史井层无阻流量最大值S,并计算出各历史井层的产能等级;
当a≥0.5S时,该历史井层的产能等级为4;当0.5S>a≥0.25S时,该历史井层的产能等级为3;当0.25S>a≥0.125S时,该历史井层的产能等级为2;当a<0.125S时,该历史井层的产能等级为1;
步骤S3、根据目标井层储层参数、目标井施工参数确定出影响无阻流量的q个参数;
步骤S4、将q个参数进一步计算出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并做出相关系数矩阵热力图,得到各影响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步骤S5、通过比较各参数两两之间相关系数的大小,筛选出参数之间相关系数大于0.8的参数组成一组,最终得到n组共m个参数,并将剩下的q-m个数据组成一组;保留筛选出的n组中每一组与无阻流量相关系数最大的参数,其余参数全部删掉,得到n个参数,并将这n个参数放入之前q-m个数据中,共q-m+n个参数;
步骤S6、将q-m+n个参数在Pearson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无阻流量的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得到各参数与无阻流量的偏相关系数,并根据偏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对各参数进行偏相关系数排序;
步骤S7、将q-m+n个参数再在Pearson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无阻流量的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各参数与无阻流量的灰色关联系数,并根据灰色关联系数对各参数进行灰色关联系数排序;
步骤S8、根据偏相关系数排序和灰色关联系数排序确定参数的最终排序结果;
步骤S9、根据参数的最终排序结果,首先选取排在前面的5个参数作为初始输入参数,将参数输入SVM模型,记录模型准确度,然后根据排序结果依次递增参数个数,记录模型准确度;对比分析参数个数对模型准确度的影响,选取模型准确度最高的参数作为模型的指标参数;
步骤S10、建立支持向量机、K近邻、随机森林三个分类器用于产能等级预测,再将步骤S9中确定的模型的指标参数分别带入支持向量机、K近邻、随机森林三个分类器中预测目标井的产能等级,将三种分类器的结果通过投票法进行融合,及取预测结果的众数作为最终的结果;如果没有众数,则找出所有与预测结果相同等级的历史井数据组成历史分析数据库;如果有多个众数,则找出与众数预测结果相同等级的历史井数据组成历史分析数据库;通过对比目标井层与历史井层最相似的结果作为最终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指标分析及多模型融合的气井产能等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参数包括有效厚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温度、水平段长度、平均全烃、孔隙度;所述施工参数包括平均每段加砂量、排量、泵压、返排率、总液量、压裂段数、液氮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指标分析及多模型融合的气井产能等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首先定性分析影响无阻流量的参数,做出各参数与无阻流量的散点图,并画出数据趋势线,分析各参数对无阻流量的影响,选取与无阻流量有变化趋势的参数为影响无阻流量的q个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指标分析及多模型融合的气井产能等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各参数与无阻流量的偏相关系数的计算过程为:
将q-m+n个参数再一次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得到新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R;
对新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R求逆;
再计算出各参数与无阻流量的偏相关系数;
式中:cij为参数与无阻流量的偏相关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28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