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降落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52518.3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4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付仁皓;骈学超;毛浩;赵亦涵;谢嘉轩;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创衡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易卜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自转 旋翼机 降落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降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无人自转旋翼机进入降落状态后,以巡航高度、巡航速度自主飞行至盘旋降高点,准备进入盘旋降高段;
步骤二、无人机进入盘旋降高段,由盘旋降高点盘旋下降至第一安全高度,速度继续保持巡航速度,进一步保持第一安全高度飞至下滑点,准备进入陡下滑段;
步骤三、无人机进入陡下滑段,此时为获得最大下沉率,将油门收到怠速油门,通过桨盘俯仰控制空速,保持桨盘滚转舵控制侧偏,方向舵控制航向的控制律,陡下滑至第二安全高度,准备进入浅下滑段;
步骤四、无人机进入浅下滑段,此时采用跟飞下滑线的直线下滑策略,减小下沉速度、逐渐调整姿态,通过油门控制空速,通过桨盘俯仰控制高度,使无人机沿着固定直线轨迹下降;此时机身姿态与下降速度和空速相关,通过设置轨迹坡度与目标空速,使无人机俯仰角适当增加,为后续拉飘段做准备;具体方法为:
首先根据目标高度与当前高度的差值进行经典PID控制,通过外环PID控制律计算出目标俯仰角,具体控制律为:
其中,θa为目标俯仰角,分别为高度反馈增益、升降速度反馈增益、高度积分增益,为下沉速度,Ha、Hc分别为目标高度、当前高度,KYR为滚转角前馈增益,Φc为当前滚转角;
将计算出的目标俯仰角与通过机载惯导等姿态测量传感器测得的当前俯仰角进行内环PID控制律解算,引入俯仰角速率微分环节;
在内环PID控制律解算过程中,还引入滚转角前馈环节,转弯时滚转姿态会造成升力损失导致飞机高度下降,通过引入滚转角前馈量提前拉升姿态,防止飞机转弯时掉高;将计算得到的值进行限幅,发送给桨盘俯仰舵执行,具体控制律为:
其中,δe为桨盘俯仰舵量,分别为高度控制时俯仰角反馈增益、俯仰角速率反馈增益、俯仰角积分增益,q为俯仰角速率,θa、θc分别为目标俯仰角、当前俯仰角;
步骤五、无人机沿下滑线下降到第三安全高度,达到飘落点,开始进入拉飘段;此时将油门缓慢收到怠速油门,使发动机怠速旋转;同时通过桨盘俯仰控制俯仰角至设置的飘落角,通过桨盘滚转控制机身滚转姿态保持水平,通过方向舵控制飞机航向,且将增益放大,增大方向舵控制幅度;
步骤六、无人机以正俯仰角缓慢飘落,两主轮先触地;依旧保持桨盘控制俯仰角,油门保持怠速油门,发动机保持怠速转速,桨盘滚转控制滚转角,方向舵控制航向角以减小侧偏;
步骤七、无人机俯仰角逐渐减小,前轮接地进入三轮接地状态,开始进行地面滑跑控制;保持当前桨盘俯仰舵量,油门保持怠速,逐渐缓慢刹车,速度逐渐减小;桨盘滚转控制滚转角保持机身水平,此时前轮和方向舵共同控制飞机航向以减小侧偏;
步骤八、无人机速度逐渐降低,停止后,发动机关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降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盘旋下降过程中,航向控制方式为:
外环控制为侧偏距制导,优先保证飞机的航线跟踪精度,根据目标航点与当前位置计算侧偏距δy,经过外环PID控制得到目标航向,具体控制律为:
其中,ψa为目标航向角,分别为侧偏距反馈增益、侧向速度反馈增益、侧偏距积分增益,δy为侧偏距,为侧向速度;
航向内环仅有微分环节,空中飞行时方向舵仅起到航向增稳作用,内环姿态控制律为:
其中,δr为方向舵舵量,分别为航向角反馈增益、航向角速率反馈增益,r为航向角速率,ψa、ψc分别为目标航向角、当前航向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创衡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创衡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25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