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印刷电路板装置和组装印刷电路板装置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51268.1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W·怀尔德;J·霍伊贝克;T·斯塔德勒;A·格鲁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5K1/18;H05K3/32;H01R43/00;H01R43/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德国弗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印刷 电路板 装置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2),其具有第一端部,第一接口(4)设置在该第一端部上,并且具有第二端部,第二接口(5)设置在该第二端部上。第一接口(4)和第二接口(5)可分别连接至电配合连接器(6)。第一接口(4)与第二接口(5)形成至少两个接触元件对,其中每个接触元件对具有与第一接口(4)相关联的第一接触元件(10,12)和机械连接到第一接触元件(10,12)并且与第二接口(5)相关联的第二接触元件(11,13)。第三接口(15)设置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以便以电气和机械方式将接触元件对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上布置有第一接口,并且具有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上布置有第二接口,其中该第一接口和该第二接口可各自连接到电配合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形成至少两个接触元件对。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装置,其具有电连接器和电印刷电路板,其中连接器接收在印刷电路板内的开口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组装印刷电路板装置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电连接器引导穿过电印刷电路板中的开口并连接到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电子系统通常具有电子电路,通过多个电子元件的互连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实现。通常在公共电子系统内提供多个印刷电路板,以便例如在外壳中空间地分布电路,或者为了将模块化系统的不同模块彼此连接。在这种结构中,信号和/或能量交换通常需要各种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
为了将两块印刷电路板彼此电连接,通常使用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其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到各自的印刷电路板。然后,可以在两个印刷电路板连接器之间插入连接元件,以便将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彼此连接以进行信号和/或能量传输。这种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的连接元件的术语也已知为“适配器”或“子弹形连接器”。下面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提到的配合连接器可以优选地是这样的连接元件。
对于印刷电路板的模块化和电子系统组装期间印刷电路板的灵活性,如果印刷电路板可用于建立与两侧连接元件的接触,则可能是有利的。因此,印刷电路板可以电连接到位于印刷电路板上方和/或下方的另一印刷电路板。除了更灵活的组装外,这种印刷电路板的可生产性也更具成本效益,因为无论具体安装情况如何,只需提供印刷电路板的一种变体。
发明内容
因此,根据已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可以优选地作为印刷电路板连接器使用,该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的两侧都可以作为连接使用。
最终,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灵活可使用的印刷电路板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组装印刷电路板装置的有利方法。
对于电连接器,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征实现。关于印刷电路板装置,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4的特征实现。关于组装印刷电路板装置的方法,权利要求15实现了该目的。
下面描述的从属权利要求和特征涉及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和变体。
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第二接口。
本发明意义上的“端部”优选地沿着连接器纵轴的限定部分延伸,从连接器的对应端开始。
第一端部优选地从连接器的第一端开始完全包括第一接口,第二端部优选地从连接器的第二端开始完全包括第二接口。然而,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也可以从连接器的各自端轴向偏移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接口不必直接布置在连接器端。
端部的轴向长度优选地对应于相应接口的轴向长度。然而,接口也可以比与其相关联的端部更长。或者,接口也可以短于与其相关联的端部。
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可分别连接至电配合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12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