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的再生混凝土涵管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0867.1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4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凌其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河县逐步强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21/00;B02C23/12;B02C23/16;B02C23/14;B28C5/00;B28C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杨攀 |
地址: | 233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建筑 垃圾 再生 混凝土 涵管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的再生混凝土涵管制作方法,涉及建筑垃圾制作涵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人工法对废弃混凝土块进行分选,除去钢筋和木材,成为解体混凝土,再采用加工设备对解体混凝土进行破碎和粉碎加工,在将粉碎后的混凝土碎块经过加工设备筛选后研磨成粉状,得到再生混凝土骨料。该用建筑垃圾的再生混凝土涵管制作方法,使得废弃的混凝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使得废弃的混凝土具有再生的作用,既保护环境也节约了资源,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制作涵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的再生混凝土涵管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涵管,指一种埋设于地表以下的管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俗称水泥管。小型涵管也有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在全段围堰堤坝下作引水管道,在一般情况下作输水管道。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管道,多用水泥管作涵管。
目前,混凝土建筑垃圾在进行回收处理时,其在将钢筋等有用物质除去挑离后,其产生的解体混凝土碎块直接进行丢弃,现有技术中不能利用废弃的混凝土进行制作涵管,使得废弃的混凝土得到有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的再生混凝土涵管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的再生混凝土涵管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人工法对废弃混凝土块进行分选,除去钢筋和木材,成为解体混凝土;
S2:再采用加工设备对解体混凝土进行破碎和粉碎加工,在将粉碎后的混凝土碎块经过加工设备筛选后研磨成粉状,得到再生混凝土骨料;
S3:筛选后不符合筛选要求的混凝土碎块经过输送再通过加工设备进行二次粉碎;
S4:将再生混凝土骨料、矿渣粉、钢渣粉和脱硫石膏按照配比配料后,在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不同配比的水泥;
S5:通过将S3中的各个组分进行比例混合,同时在混合过程中加入过筛后的天然砂石和水,通过混合搅拌成流体状;
S6:将流体状的再生混凝土填充于涵管模具中进行制作,凝固后拆下模具外壳,得到再生混凝土涵管。
优选的,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凹形撑板,配重板、破碎料斗、液压伸缩杆、移动破碎板、三角座、进料斗、横杆、竖杆、粉碎料斗、粉碎锟、齿轮、第一电机、研磨柱体、研磨环、第二电机、筛网、清洁扫板、储料盒、绞龙输送机、出料管和进料管。
所述凹形撑板设置有两组且呈平行放置,所述凹形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板,且顶端固定连接有破碎料斗;
所述破碎料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破碎板,所述移动破碎板
的一侧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固定端下方固定连接有三角座,所述三角座与所述凹形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的移动端穿过破碎料斗与所述移动破碎板固定连接;
所述破碎料斗的底部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横杆和竖杆;
所述破碎料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粉碎料斗,所述粉碎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粉碎锟,所述粉碎锟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粉碎锟一端均穿过所述粉碎料斗,且固定连接有齿轮,一组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凹形撑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粉碎料斗的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筛网,且底部固定连接有研磨柱体,所述研磨柱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环,所述研磨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配重板的上方;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研磨环和筛网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洁扫板,所述清洁扫板与所述筛网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河县逐步强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五河县逐步强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0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