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导电滑环结构的摄像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49952.6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9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闫东方;熊江;冯玉明;何春霖;芦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R39/08 | 分类号: | H01R39/08;H01R39/64;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段海洋 |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导电 滑环 结构 摄像 组件 | ||
1.一种具有导电滑环结构的摄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基杆(100)、摄像机构(200)、限位运动套组(300)以及用于连接定位基杆(100)和摄像机构(200)的旋转滑环组件(400),所述限位运动套组(300)包括第一防护锥套(310)、第二防护锥套(320)和旋转法兰(330),所述旋转法兰(33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防护锥套(310)和第二防护锥套(320)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法兰(330)包括接合环(331)和平面轴承(332),所述接合环(331)固定套接于平面轴承(332)的外侧,所述第一防护锥套(310)和第二防护锥套(320)呈锥形套管结构且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防护锥套(310)和第二防护锥套(320)的另一端分别与摄像控制端头(210)和定位基杆(100)的外侧固定套接;
所述摄像机构(200)包括摄像控制端头(210)和固定安装于摄像控制端头(210)一端的摄像头(220)和补光LED灯组(230),所述摄像控制端头(210)的端部固定套接有透明球形护罩结构的防护罩(240);
所述旋转滑环组件(400)包括旋转运动块(410)和运动座腔(420),所述旋转运动块(410)的一端设有弯折滑环组件(50),所述旋转运动块(410)转动套接于运动座腔(420)的内部,所述旋转运动块(410)的外周开设有若干绝缘座槽(412),且每个绝缘座槽(4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极触条(411),所述运动座腔(42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静导环(421),所述电极触条(411)的外侧与静导滑环(421)的内侧滑动抵接,所述运动座腔(420)呈球形套腔结构,所述静导滑环(421)的数量与电极触条(4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静导滑环(421)的内侧设有与电极触条(411)表面滑动抵接的石墨导电环结构,所述电极触条(411)为弹性金属条结构且电极触条(411)呈拱形布置,若干所述电极触条(411)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旋转运动块(410)的外侧,且每个电极触条(411)位于不同平面内,所述电极触条(411)依次呈螺旋方向布置;
所述弯折滑环组件(500)包括固定于摄像控制端头(210)一端的动端头(510)和开设于旋转运动块(410)表面的运动导槽(530),所述动端头(5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球头连杆(520),所述球头连杆(520)活动套接于运动导槽(530)的内部,所述运动导槽(530)为球形孔结构,所述球头连杆(520)的表面设有若干接触电极点(521),所述接触电极点(521)为金属凸棱结构,且接触电极点(521)层圆周方向分布并黏贴固定于球头连杆(520)的底面,所述运动导槽(530)的内部开设有若干静触头导槽(531),所述接触电极点(521)的外侧与静触头导槽(531)的内侧滑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电滑环结构的摄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运动套组(300)固定套接于定位基杆(100)和摄像机构(200)的外侧,所述旋转滑环组件(400)和弯折滑环组件(500)位于限位运动套组(300)的内部,所述限位运动套组(300)为橡胶软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电滑环结构的摄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40)为透明亚克力球形护罩结构,所述防护罩(240)密封套接于摄像控制端头(210)的端部,所述补光LED灯组(230)和补光LED灯组(230)位于防护罩(240)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电滑环结构的摄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连杆(520)为球头杆结构,所述旋转运动块(410)和球头连杆(520)为绝缘材质构件,所述接触电极点(521)为金属凸棱结构,且接触电极点(521)层圆周方向分布并黏贴固定于球头连杆(520)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导电滑环结构的摄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导槽(531)的形状大小与接触电极点(521)的形状大小向适配且数量一一对应,所述静触头导槽(531)的内侧设有与接触电极点(521)表面滑动抵接的石墨贴片,且石墨贴片的端部与各个电极触条(411)的端部电连接且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99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