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抗Siglec-15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49551.0 申请日: 2021-09-29
公开(公告)号: CN113801230B 公开(公告)日: 2023-07-04
发明(设计)人: 罗龙龙;吴佳果;王志宏;胡乃静;时宁;周阳怡华;张丁木;全瑰琪;吴缘宇;冯健男;沈倍奋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K16/28 分类号: C07K16/28;C12N15/13;A61K39/395;A61P35/00;G01N33/574;G01N33/68
代理公司: 北京慧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3 代理人: 鲍晓芳
地址: 10085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siglec 15 抗体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抗Siglec‑15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出的人抗Siglec‑15抗体能高特异性结合表达人Siglec‑15抗原的细胞,本发明的靶向人Siglec‑15的抗体制备方法简单,避免使用杂交瘤技术,获得的抗人Siglec‑15的抗体可以很好地检测肿瘤细胞上表达的Siglec‑15蛋白。本发明的靶向人Siglec‑15的抗体,特异性高,在治疗和/或预防或诊断与Siglec‑15有关的疾病如肿瘤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治疗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抗Siglec-15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肿瘤免疫学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在TME中存在适应性抵抗机制,以阻止肿瘤免疫的执行。例如,B7-H1或PD-1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阻断B7-H1/PD-1通路(抗PD疗法)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效应T细胞的抑制,使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反应“正常化”,达到消灭肿瘤细胞、治疗癌症的效果,既能减少副反应,又能获得抗肿瘤免疫,打开了肿瘤治疗一扇新的大门。除抗PD疗法外,Siglec受体家族被认为是肿瘤唾液酸聚糖调节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许多免疫作用的重要靶点。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alic acid-binding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iglec)可通过识别含有唾液酸的糖链结构,介导细胞与细胞或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Siglec家族分为两类:一类是序列保守的Siglecs,包括唾液酸黏附素、CD22、MAG和Siglec-15,它们之间显示出低序列同源性;另一类是与CD33相关的序列可变的Siglecs。Siglec-15编码一段很短的胞外结合域(ECD),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Siglec-15的ECD中包含一个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和一个2型恒定区(IgC2),与B7基因家族的相似性达到30%以上。已有研究证明,Siglec-15与B7-H1联用有协同效应。Siglec-15在肝癌、肺癌、甲状腺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组织中的表达量均大幅提高,且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表明其靶向药物可能副反应较小,是肿瘤免疫治疗潜在靶点。据报道,人Siglec-15能优先识别sialyl-Tn抗原,这种抗原在人类癌症中普遍表达,并在肿瘤相关巨噬中传递促进TGF-β分泌的信号,进而影响肿瘤的发展,而NCI-H157上高表达sialyl-Tn抗原。除sialyl-Tn外,CD44、MAG、LRRC4C也作为Siglec-15的配体发挥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介导免疫逃逸。Siglec-15在人类和小鼠上的促炎功能也已被确认,另外在破骨细胞分化和骨重建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鼠中Siglec-15的缺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但其免疫功能尚不清楚。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了一种人抗Siglec-15抗体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Siglec-15全人源抗体库的筛选;

2.ELISA鉴定阳性克隆结合活性;

3.抗体真核表达与鉴定;

4.ELISA法测定抗体结合活性;

5.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的结合活性;

6.抗体的阻断分析;

7.抗体逆转Siglec-15介导的人T细胞中IFN-γ的产生减少。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抗Siglec-15抗体,其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人抗Siglec-15抗体的编码基因,其重链可变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轻链可变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9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