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压采样端子及其制备工具和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9060.6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9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祁星鑫;徐文锦;彭涛;袁飞;孙利杰;杨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43/16;H01M8/0453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陶柳涛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料电池 电压 采样 端子 及其 制备 工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压采样端子及其制备工具和制备方法,采样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采集部以及压接部,所述采集部包括呈V字形的弯折段和直丝段,所述压接部包括锯齿段以及固定段,所述直丝段与锯齿段连接,测量时,所述采集部插设在所述采样孔内,并与采样孔的内壁抵接,所述锯齿段与采样线束固定并通过采样线束将电压信号传递给采样设备,所述直丝段与固定段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的采样端子通过特殊的制备工具及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制作简单、安装简单、适配性强,适合量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压采样端子及其制备工具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燃料电池单堆电压是燃料电池运行最重要的评价指标,需要实时的、持续的对燃料电池的电压进行采样。
燃料电池电堆电压采样点位于约2mm左右的双极板之间,为1mm左右的孔状结构,电堆排布紧密,采样点密集。当前采样做法是用银质的波浪形状的弹片塞入采样孔采样,外部焊接采样线束。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容易将双极板撑裂,或塞合不牢固;为保证接触,细孔内需要注入导电胶,导电胶容易从细孔中满出,满出后临近采样孔内的导电胶容易连接,这样会造成短路;导电胶干了之后,波浪弹片与采样孔的连接就变的酥松,不牢固;波浪弹片与导线焊接处容易断裂等问题。
另外,采样端子没有专用的制备工具,导致采样端子的制备非常麻烦。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简易的、可靠的采样端子,且需要这种类型的采样端子的制备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压采样端子。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采样端子的制备工具及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压采样端子,所述采样端子安装在燃料电池的电堆电压采样孔内,用于对电堆电压进行采样并将电压信号传递给采样设备,所述采样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采集部以及压接部,所述采集部包括呈V字形的弯折段和直丝段,所述压接部包括锯齿段以及固定段,所述直丝段与锯齿段连接,测量时,所述采集部插设在所述采样孔内,并与采样孔的内壁抵接,所述锯齿段与采样线束固定并通过采样线束将电压信号传递给采样设备,所述直丝段与固定段位于同一直线上。采集部的V字形弯折段顶端与直丝段之间的距离要大于采样孔的孔径,因此采样时,将采集部插入采样孔后,呈V字形的弯折段和直丝段被略微压缩并与采样孔的内壁抵接,由于采样端子具有一定弹性,因此被略微压缩的弯折段和直丝段在材料本身的回弹作用力下,与采样孔的内壁形成一定的挤压,从而保证采集部能够稳定放置在采样孔内。在压接部上设置锯齿段,主要是为了使其能与采样线束在压接时通过锯齿进行咬合,避免两者脱离。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端子的材质包括磷青铜、铍青铜、不锈钢或银铜中的一种。这几类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一定范围的变形范围内进行回弹。采样端子可采用圆形弹丝,也可采用扁丝。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如上所述采样端子的制备工具,所述制备工具包括上压制单元和下压制单元,所述上压制单元的一端设有压制上齿,所述下压制单元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压制上齿相匹配的压制下齿,所述压制上齿和压制下齿的形状与所述采样端子相匹配,所述上压制单元和下压制单元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且两者能绕着转轴旋转。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压制单元包括上齿固定柄以及固定在所述上齿固定柄一端的压制上齿,所述下压制单元包括下齿固定柄以及固定在下齿固定柄一端的压制下齿,所述上齿固定柄和下齿固定柄通过转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9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