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多种规格包装桶的手动快速装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7568.2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4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华;戴钰嵘;徐轶飞;冯磊;张漾;张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9/00 | 分类号: | B65B59/00;B65B3/04;B65B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朱凌娇;许亦琳 |
地址: | 2013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多种 规格 包装 手动 快速 桶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规格包装桶的手动快速装桶装置,至少包括:活动外套管,所述活动外套管侧壁设有滑动槽,使得所述活动外套管能够左右旋转,并且能够上下滑动;固定内管,所述固定内管与所述活动外套管嵌套连接;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于所述固定内管的侧壁;所述定位销置于所述滑动槽中;上定位凹槽,所述上定位凹槽设于所述滑动槽的上部,下定位凹槽,所述下定位凹槽设于所述滑动槽的下部。本发明的适用于多规格包装快速手工装桶出料装置,其活动外套管可以快速脱离固定内管,以达到快速清洗、安装、更换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规格包装桶的快速手工装桶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化工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中现场操作的环节逐渐减少,为生产安全性的提升与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但是对于间歇式排产安排的化工生产来讲,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受到生产过程的限制,要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的性能进行实时调整的产品来讲,难度更大,这就对生产过程中部分操作环节设备或辅助设备的操作便利程度、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安全风险的防范方式与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连结料作为油墨生产重要的原材料,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生产企业,其生产过程绝大部分为间歇式生产,连结料出料时为保证其良好的流动性,一般出料温度较高,直接出料到储罐的产品,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对于生产需求或订单需求需要进行装桶的产品则需要有合适的出料装桶设备设施进行配合。
随着油墨原材料连结料产品不断升级、更替,以及试验性生产不断增加,原有的一线对一罐、全封闭式、自动计量的出料方式并不能满足日益灵活的生产排产模式。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应对突发的产品质量或安全风险问题的处理,及时出料装桶成为可操作性很强的安全保障措施,因此设计合适的出料装桶装置,非常具有必要性。
专利CN201520279918公开了一种小型包装桶出料装置,该装置由套管、浮球、顶盖以及滚珠组成,通过其中的浮球作用,将顶盖上的通孔与压缩空气管道连接,打开阀门施加压力,物料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其中套管的内管中流出,随着液面的下降,浮球随着液面下降,在保持稳定气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压缩空气阀门控制气压而控制液体物料的流速,是一种简易的出料流速开关与控制装置。
专利CN201420494053公开了一种200kg包装桶出料装置,主要包括包装桶本体与包装桶本体出料螺纹连接的密封盖,密封盖包括顶盖、内管以及外管,其中外管外侧设有与包装桶本体出料口相配合的螺纹,内管下端延时至包装桶桶底,内管上端高出顶盖,顶盖上还有一与外管联通的通孔。使用时将内管伸至包装桶底,将顶盖上的通孔与压缩空气管道连接,通过加压,使液体物料在压力作用下从内管流出,通过压缩空气阀门控制气压来控制液体物料的流速,从而完成出料,该发明主要针对200kg包装桶的出料,不涉及使用包装桶进行出料的设计与发明。
专利CN201620175563公开了一种消毒液自动出料装置,包括控制阀、可移动凹槽和隔板,隔板的下方设置有引流装置,引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多余原料收集管。该发明主要是在通过该装置上设置的引流装置,在包装桶即将装满时,关闭控制阀,打开隔板,对多余的物料进行引流,避免包装过程中发生渗漏现象,可以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该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适用于多种规格包装桶的快速手动装桶装置,在满足操作方便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计划性装桶需求和突发性装桶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多种规格包装桶的手动快速装桶装置,至少包括:
活动外套管,所述活动外套管侧壁设有滑动槽,使得所述活动外套管能够左右旋转,并且能够上下滑动;
固定内管,所述固定内管与所述活动外套管嵌套连接,所述固定内管的一端与外部的生产装备的出料管线相连;
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于所述固定内管的侧壁;所述定位销置于所述滑动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油墨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钞油墨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