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色3D打印耗材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47180.2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卡斯瑞达克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色 打印 耗材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色3D打印耗材制备工艺,包括聚乳酸回料处理、原料准备、干燥混合、混合搅拌、熔融纺丝、螺杆挤出造粒多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对PLA废料中的乳酸进行提取,再将提取出的纯乳酸与色母粒、表面活性剂、偶联剂、增塑剂、增韧剂、阻燃剂、热稳定剂、PLA颗粒、SiC粉体进行混合生产得到成品,达到了环保、重复利用的目的,同时降低了耗材的成本,本发明中加入了SiC粉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且在PLA基体中相容性、分散性和基体结合性好,能够提高纯乳酸与PLA颗粒的力学性能和基体结合性,同时通过熔融纺丝的工艺生产出的成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色3D打印耗材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1],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3D打印耗材的材料可以说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材料的发展也决定着3D打印能否有更广泛的应用。目前,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常见的3D打印耗材包括ABS/PLA,现有的PLA生产工艺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对PLA废料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导致PLA价格昂贵,使得3D打印耗材价格久居不下,提高了3D打印技术研究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色3D打印耗材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对PLA废料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色3D打印耗材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从注满陶瓷片的反应器顶端,向反应器内加入三氯甲烷、聚乳酸回料与硫酸,从反应器下端通入甲醇蒸汽,将馏出的水、甲醇和酯的混合物引入分馏塔,水与和酯的共沸混合物导入水解器中,通入水蒸汽进行水解,即可得到纯乳酸的水溶液,通入甲醇蒸汽与乳酸反应,得到乳酸甲酯;
步骤2:从发酵乳酸铵开始,酯化形成乳酸酯,然后脱氢酯化生成丙烯酸,反应完毕,进行分馏和水解,得到纯乳酸;
步骤3:原料准备:选取生产所需的色母粒、表面活性剂、偶联剂、增塑剂、增韧剂、阻燃剂、热稳定剂、PLA颗粒、SiC粉体与步骤2中的纯乳酸,用于对打印耗材进行制备;
步骤4:干燥混合:取SiC粉体,先将SiC粉体放置在干燥箱干燥30-60min,然后将偶联剂与干燥后的SiC粉体放入电动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最后将混合物A放置在干燥箱干燥60-80min;
步骤5:将PLA颗粒、色母粒和混合物A分别放置在干燥箱干燥4-6h,温度设定为60-80℃,而后将PLA颗粒、色母粒、表面活性剂、偶联剂、增塑剂、增韧剂、阻燃剂、热稳定剂、混合物A与纯乳酸进行混合后高温熔融得到混合物B,同时将热熔后的混合物B放入电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冷却至30-55℃后得到混合物B;
步骤6:将混合物B放入熔融纺丝设备的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纺丝,混合物B经过熔融纺丝工艺制成长度为10-20mm、直径为60-100μm的复合短纤维备用;
步骤7:将步骤6所得复合短纤维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40-250℃条件下挤出造粒,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卡斯瑞达克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卡斯瑞达克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驾驶车辆乘员保护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取样瓶的吸痰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