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驾驶车辆乘员保护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47174.7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4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吴琼;丁钊;范贤根;徐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N2/4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驾驶 车辆 乘员 保护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智能驾驶车辆乘员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车辆运行且处于停止状态时,通过感知并识别本车周边的动态物体;
对所述动态物体在预设的未来时间段内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
当预测出所述动态物体将与本车碰撞时,向所述动态物体发出预警信号,同时根据本车周边环境信息判断是否能够完全躲避;
若无法完全躲避,则基于所述动态物体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及本车周边环境信息,确定碰撞类型;
基于所述碰撞类型,控制本车沿所述动态物体的运动方向进行强制移动,并触发对应所述碰撞类型的预设乘员保护策略;其中,所述预设乘员保护策略包括:在碰撞发生前控制安全带预紧、锁闭门窗、向车内乘员输出提示信息以及将座椅调整至预碰撞模式;在碰撞发生过程中,启动安全气囊;在碰撞发生后,解锁门窗、控制影音设备监测乘员状态、报警并输出求救信号以及将碰撞前后的监测数据保存并上传智能驾驶平台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车辆乘员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类型包括所述动态物体从前方与本车发生碰撞;
所述控制本车沿所述动态物体的运动方向进行强制移动具体包括:在本车周边环境信息允许条件下,强制控制本车向后移动;
所述将座椅调整至预碰撞模式包括:控制座椅向后移动,并将座椅的靠背及坐垫角度调整至既定的预碰撞角度,使乘员的大腿处于向上曲起且上身处于后倾姿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车辆乘员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类型包括所述动态物体从后方与本车发生碰撞;
所述控制本车沿所述动态物体的运动方向进行强制移动具体包括:在本车周边环境信息允许条件下,强制控制本车向前移动;
所述将座椅调整至预碰撞模式包括:控制座椅的头枕调整至预碰撞高度,使乘员的头部与头枕的接触面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驾驶车辆乘员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碰撞发生后,解锁门窗包括:在碰撞发生后,待本车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解锁门窗。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驾驶车辆乘员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根据本车周边环境信息判断出能够完全躲避所述动态物体的碰撞,则强制本车移动以躲避碰撞。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驾驶车辆乘员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车内乘员输出提示信息包括:向车内乘员输出关于调整坐姿的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驾驶车辆乘员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影音设备监测乘员状态包括:调用车内摄像头采集车内乘员影像,并调用车内麦克风拾取车内乘员语音和/或呼吸音。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驾驶车辆乘员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并输出求救信号包括:通过车联网平台向救援机构发出信息和/或通过外置于本车的扬声设备向车外发出求救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1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敷料
- 下一篇:一种多色3D打印耗材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