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6844.3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解勇;肖月;肖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38;E04B1/68;E04B1/682;E04C3/0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建筑 复合 预制 外墙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以解决墙板的上方与横梁的水平接缝处容易产生拼接缝渗漏的问题,其中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包括若干呈竖向排列的墙板和水平设置于两组相邻墙板之间的横梁,所述墙板的顶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插接部,所述墙体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第一卡嵌部,所述横梁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卡嵌部卡嵌适配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卡嵌部和第二插接部顶部的面积小于底部的面积,所述横梁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一插接部插接适配的第二卡嵌部。本申请具有使安装后墙板和横梁之间的内侧和外侧均形成向上的拼接缝,从而使雨水难以从拼接缝中渗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外墙通常是指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主要作用为承担一定荷载、遮挡风雨、保温隔热、防止噪音、防火安全等,为提高外墙的施工进度和节约工人的劳动力,现大多建筑采用预制外墙现场安装。
一篇公布号为CN11077797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外墙装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呈竖向排列的墙板,相邻所述墙板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墙板下端开设有防水槽,所述防水槽将墙板内侧面贯穿,所述横梁上端设置有方通,所述方通上端与位于上方的墙板的防水槽顶面抵接,所述横梁上端与位于上方的墙板的下端抵接。该发明通过将方通置于未初凝的横梁上端,此时方通上端面与横梁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得到确定,在安装墙板时墙板的下端面可与横梁上端抵接,防水槽的顶面可与方通的上端面抵接,此时墙板不易产生偏斜,从而使墙板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墙板为预制件,横梁浇筑于墙板的上方,横梁在凝固时两者之间产生冷缝,墙板的上方与横梁之间未设置防水结构,导致墙板的上方与横梁的水平接缝处容易产生拼接缝渗漏。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墙板与横梁之间的防水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复合预制外墙结构,包括若干呈竖向排列的墙板和水平设置于两组相邻墙板之间的横梁,所述墙板的顶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插接部,所述墙体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第一卡嵌部,所述横梁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卡嵌部卡嵌适配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卡嵌部和第二插接部顶部的面积小于底部的面积,所述横梁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一插接部插接适配的第二卡嵌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墙安装时,墙板和横梁在竖直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且墙体底端的第一卡嵌部与其下方横梁顶部的第二插接部插接设置,墙板顶端的第二插接部与其上方横梁底部的第二卡嵌部插接设置,使安装后墙板和横梁之间的内侧和外侧均形成向上的拼接缝,从而使雨水难以从拼接缝中渗漏,提高外墙的防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墙板上的第一插接部与其上方横梁的第二卡嵌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缝,所述墙板上的第一卡嵌部与其下方横梁的第二插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缝,所述第一填充缝和第二填充缝的内部均填充有防水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填充缝和第二填充缝中填充有防水胶,待防水胶凝固后,能够对墙板和横梁之间的拼接缝填实,从而进一步提高墙板和横梁拼接之后的防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墙板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组支撑条,两组所述支撑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两外侧或第一卡嵌部的两内侧,所述墙板和横梁之间通过支撑条支撑形成第一填充缝和第二填充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条能够对墙板和横梁之间连接缝的两侧进行支撑,使墙板和横梁之间设置更加稳定,同时支撑条设置于第一填充缝和第二填充缝的最低端,能够对防水胶起到阻挡作用,使防水胶处于第一填充缝和第二填充缝的内部,防止防水胶从连接处漏出造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6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壳体的压缝设备
- 下一篇:一种齿科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