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回收中压炉节能降耗的燃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5732.6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7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汉;陈元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曹元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中压炉 节能降耗 燃烧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回收中压炉节能降耗的燃烧工艺。半浓黒液经过Ⅲ效蒸发器、Ⅱ效蒸发器、Ⅰ效蒸发器,控制出浓浓度为60%‑62%,送到碱炉混合槽混合碱灰芒硝,再回送到高浓效压力蒸发器进行蒸发,控制高浓黑液出浓浓度为70‑75%,通过调节高浓效压力蒸发器闪蒸罐阀门开度来控制高浓黑液的出浓温度,使得出浓温度控制在该出浓浓度的沸点以下,然后送至高浓黒液储存槽,由黒液储存槽送到碱炉燃烧。本发明工艺大大减少了蒸发黒液和碱炉喷枪雾化的用汽量,同时使得碱炉燃烧最大负荷提升6.6%,提高了碱炉负荷和运行工况,并保证炉底垫层稳定性,减少了运行过程中挂碱和塌灰的现象,整体上提高了蒸发效率和碱炉运行工况,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碱回收炉节能降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碱回收中压炉节能降耗的燃烧工艺。
背景技术
碱回收工艺的工作内容是将由洗选工段送来的稀黑液经蒸发站浓缩后送碱炉进行燃烧,燃烧得到的熔物经稀白液溶解后送苛化,燃烧产生的中压蒸汽送热电厂汽机发电。碱回收工艺中碱回收炉额定生产能力500 tds/d,燃烧黑液温度≥95℃,燃烧黑液浓度≥60%,喷射压力0.1Mpa, 产生的过热蒸汽量约为(3.82MPa,450℃)70t/h。经碱回收节能环保提升项目改造完碱回收炉额定生产能力:750 tds/d,燃烧黒液燃烧温度设定在128℃左右,燃烧黒液浓度设定72%左右,喷射压力0.11Mpa,产生的过热蒸汽量约为(3.82MPa,450℃)100t/h,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黒液在碱炉燃烧不稳定,产能不易控制且容易造成塌灰,导致一次风管被堵,需要搭油枪处理,造成运行成本的升高。因此,经过多年研究对碱回收工艺的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分析,决定对蒸发、碱炉的工艺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探究出中高压碱回收炉的最佳的工艺运行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碱回收中压炉节能降耗的燃烧工艺,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碱回收设备运行周期短且能耗高的的问题,为大工厂连续生产开辟一条新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碱回收中压炉节能降耗的燃烧工艺:半浓黒液经过Ⅲ效蒸发器、Ⅱ效蒸发器、Ⅰ效蒸发器,控制出浓浓度为60%-62%,送到碱炉混合槽混合碱灰芒硝,再回送到高浓效压力蒸发器进行蒸发,控制高浓黑液出浓浓度为70-75%,通过调节高浓效压力蒸发器闪蒸罐阀门开度来控制高浓黑液的出浓温度,使得出浓温度控制在该出浓浓度的沸点以下,然后送至高浓黒液储存槽,由黒液储存槽送到碱炉燃烧。
进一步地,控制高浓黑液出浓浓度为70%、72%或75%。
高浓黑液的出浓温度为115℃-120℃。
高浓效压力蒸发器闪蒸罐阀门开度为50-80%。
进一步的,将半浓黒液浓度控制为20%-30%,新鲜蒸汽首先进入Ⅰ效蒸发器,从Ⅰ效蒸发器产生地二次蒸汽进入Ⅱ效蒸发器,从Ⅱ效蒸发器产生的三次蒸汽进入Ⅲ效蒸发器,由经过Ⅲ效蒸发器、Ⅱ效蒸发器、Ⅰ效蒸发器逆流串联蒸发,将半浓黒液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控制出浓浓度为60%-62%。
进一步地,Ⅰ效蒸发器的温度为120℃,压力为80kpa,Ⅱ效蒸发器的温度为100℃,压力为40kpa,Ⅲ效蒸发器的温度为80℃,压力为10kpa。
本发明所述碱回收炉入炉黒液控制过程包括:通过控制高浓黒液闪蒸罐的阀门开度使黒液的出浓温度温度控制在115℃-120℃,切断碱炉的雾化蒸汽,提高喷液压力从1.1Mpa提升到1.3Mpa-1.5Mpa。
本发明通过改用温度低于黒液沸点的高浓黒液进行燃烧工艺,经工艺改造以及生产工艺的调整,研发出中压炉节能降耗的的生产工艺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案,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1)减少高浓黒液的出浓温度,减少蒸汽的使用,提高蒸汽的使用效率,减少能耗。
(2)碱回收中压炉燃烧工艺使用蒸汽雾化,实现降低能耗,且符合工业连续生产的理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5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